品德教學與政治的聯(lián)系
時間:2022-01-05 11:08:40
導語:品德教學與政治的聯(lián)系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杜弘揚工作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口頭壩學校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可靠保證,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基本方法,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啟發(fā)人,教育人,引導人,調動人的積極性,就因為他宣傳的是科學的理論,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和社會進步的趨勢的真理。思想政治工作有它的完整的理論體系方法。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作用,在一點一滴中體現(xiàn)出來。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浩繁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所以,對一個人的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小事入手。這不僅需要社會的培養(yǎng),家庭的熏陶,更需要學校的教育。而學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就是開設思想品德課。因此,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政治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和征地。在編寫教案和講授課時,都要自覺的認真的把德育原則融匯貫通于各個章節(jié)。思想政治工作同思想品德課教學本來就同出一源,有著共同的目的,都是靠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去教化人,說服人,感染人。但二者外延大小不等,思想品德課教學僅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方面。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理論修養(yǎng),也包括實踐上的反思;既有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和風細雨式的誘導;既有強大的攻勢,又有溫和的滲透,等等。具體到教學上就是要體現(xiàn)德育原則,以思想教育為目的,以課本為材料,以教學為手段,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始終以思想教育工作為宗旨,并為之提供理論依據(jù)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和主要目的。思想品德課教學要緊緊圍繞思想政治工作來進行,二者不可偏廢,不可脫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經(jīng)被實踐所證實,而且能夠、也必須從理論上、邏輯上予以闡明。它的作用是客觀的、巨大的、不可否認的。從根本上說,這種作用是社會意識能動作用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否認思想政治工作,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但我們同時要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作用范圍的大小,效果的好環(huán),時間的久暫,程度的深淺,不僅取決于其內容是否正確,方式是否恰當,還取決于條件配合是否協(xié)調,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它自身的質的規(guī)定性。而這一系列問題也是哲學研究的范疇,是需要在政治課上解決的理論問題。例如,老師給學生講矛盾規(guī)律,量變質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講曲折性和前進性的統(tǒng)一,講一分為二的觀點,講中國革命和建設史、黨史等,無一不是進行生動的思想教育的極佳方式。學生會把對知識的渴求、人生的信念,對社會的責任的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等等都轉化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時也為將來創(chuàng)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政治課教學,以適應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改革品德課教學的基礎。教師對學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愛。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參謀與伙伴的關系。新型的師生關系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只有真正心中有學生的教師才會真正地尊重學生,才會在進行德育活動的時候做好學生的伙伴,“導游人”;當學生有錯的時候不是一味地苛責,而是寬容、理解和幫助。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問,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教師還可以是其中一個大組的成員,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這種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師生間的關系更為密切。較之以傳統(tǒng)的思品教育來說,“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課教程既重視知識積累,強調知識結構,還體現(xiàn)了其強調培養(yǎng)能力、強調教師要重視據(jù)大綱要求,扣教材本身,從思品教育的整體性、階段性等多角度完全統(tǒng)一思慮教程目標,從而在思品教程中實施創(chuàng)造教育。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體會,不斷感悟,不斷積累,從而把德育的要求化為自身的品質。如:通過對集體生活的體驗,培養(yǎng)他們熱愛集體、勤奮學習的品質,通過對父母辛苦和家庭生活的體驗,培育他們孝敬父母、熱愛勞動的情感,按照“五自”(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要求,將理想信念、道德修養(yǎng)等要求具體化為若干優(yōu)秀代表獎章,一次次爭章訓練為學生提供了進行德育實踐的機會??傊?,只有把二者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發(fā)揮其特點,才能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培養(yǎng)合格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