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物理學范文

時間:2023-03-21 00:54: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應用物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應用物理學;發(fā)展

1 應用物理的起步和發(fā)展

在古時候,雖然人們對自然界中事物的認識只依靠直覺和思辨性猜測,但是此時已經有了物理知識的應用。從刀耕火種之中就能看到物理力學的基本應用,由此可見應用物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以及應用物理發(fā)展的必然性。這個時期,得到較大發(fā)展的是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力學,諸如靜力學中的簡單機械、杠桿原理等在農業(yè)和狩獵之中有廣泛的應用。在該過程中很多的經典物理理論得到實踐。而后的時期中更是有了電磁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發(fā)展,指南針就是電磁學方面應用于實際生活的重要代表作。聲學方面,唐朝的編鐘聞名世界,優(yōu)美的音律讓人們能更好的享受生活。自古時候到近代,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物理學的應用,這就是最初期的應用物理的起步和發(fā)展。在應用物理沒有成為專門化的學科時,它早已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貫穿于生活的每個角落。

2 應用物理在經典物理學時期的發(fā)展和貢獻

15世紀末,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的過程中,生產和技術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近代自然科學在該時期特定歷史需求下誕生了。物理學增加了系統(tǒng)的觀察實驗和嚴密數學演繹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引發(fā)了17世紀在物理天文學和力學方面的大發(fā)展。牛頓建立力學體系,開啟了近代物理學的大門。到了18世紀時期,應用物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大大的提升了工業(yè)革命的進程,出現了發(fā)明和使用機械大時代。如爾頓于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fā)明蒸汽機車;玻爾茲曼,吉布斯等創(chuàng)建了統(tǒng)計物理學,使得熱機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結束了二類永動機的輝煌時期。在18世紀應用物理的發(fā)展也使機械論的自然觀成為當時物理學的主導思想。19世紀,物理學得到了快速和重大的進展,不同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不斷被挖掘出來。如新數學方法與物理研究不斷聯(lián)系,并建立了熱力學、分子運動論、波動光學、經典電磁場理論等完整的理論體系。從奧斯特發(fā)現在實驗中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到安培提出分子電流假設,再到電磁感應定律的發(fā)現,最終麥克斯韋總結出的位移電流假定,創(chuàng)建一套完整的電磁理論體系。同期的應用物理也取得了重大的發(fā)展,從第一臺電動機的制作,到電力工程、電磁通訊的迅速發(fā)展。無疑是應用物理在歷史中的逐步登臺,應用物理正從現在中的平民角色變?yōu)楦鼮槿藗兪熘拿餍切蜗?。應用物理的重要性正在不斷的凸顯,在歷史的科技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占有了更加重大的地位。

3 物理應用指出了近代物理的不完備性

18世紀在統(tǒng)計力學和熱力學及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后,經典物理學發(fā)展達到一個歷史的至高點。經典物理學取得了比之歷史看來十分突出的成績,令不少當時的物理學家萌生了一種錯誤的認知:物理學的知識已經完備,物理學最基本的、核心的問題都得到了應有的解決,只有需要更深層次細化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在細節(jié)上需要作出一小部分的補充和修整,從而令已有的公式更加的貼近最真實的物理本質。但在19世紀,生產技術的發(fā)展,隨著各種精密、大型儀器的制作,研究對象由宏觀到微觀、從低速到高速,并不斷的觸及到神秘的宇宙和物質內部的結構。讓人們對宏觀世界的認識,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在物理應用于現實的過程中,在進行科學實驗時發(fā)現了一些不能用當時經典物理學解釋的現象。從開始的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現象被人們所發(fā)現。到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和無結果的“以太漂移”。此類與經典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有強烈的沖突的實驗,使傳統(tǒng)的經典物理學觀念受到了重大的質疑,這正是物理應用引起的物理學的一場新的歷史進程。在矛盾被提出后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相繼的薛定諤、海林堡等物理學家提出了量子力學的觀點,由此結束了經典物理學深受質疑的局面,將理論物理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該物理學理論性提升的過程中,物理應用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正是將理論付諸于應用才將理論深層次的不完備性挖掘出來,進一步推動物理學的理論化進程。

4 應用物理專業(yè)化的正式確立

4.1 正式確立

在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期隨著物理學的不斷發(fā)展,核技術的逐步崛起,此時應用物理作為一個領域從整體物理中被專門挑選出來,相對于更加注重結合數學的理論研究的物理專業(yè)而言,應用物理更注重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確立了應用物理的地位,表明了對應用物理態(tài)度的改變。是應用物理正式走向專業(yè)化的標志。在20世紀以來應用物理在航空航天、電子電信、聲、光等基礎開發(fā)和應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4.2 獨立化意義

應用物理在現在的應用面不斷拓寬,在醫(yī)療、宇航、新能源開發(fā)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代,在發(fā)展新型能源的今天,人們對醫(yī)療條件和能源供應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應用物理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只有不斷發(fā)展應用物理才能滿足當代人們的生活需求。曾經的蒸汽機極大程度的解放了勞動力,電子通信的發(fā)展拉近了人們的距離,讓一個個新興娛樂產業(yè)萌芽,極大的加速了經濟的發(fā)展。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上不斷的發(fā)展應用物理才能加速一個時代的進步。

5 應用物理學未來發(fā)展展望

就應用物理的發(fā)展來說在這里引用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前輩的一句話來說:“今后二十物理學的成就會遠遠不及100年前,每一門學科的發(fā)展都是有起伏的。未來相當一段時間,物理學不會在理論上有大的突破,此時的物理學很多新領域出現了,為我們打開了很多門,每一個門走進去都能大有作為?!睙o疑應用物理就是這樣的一個新領域,在理論無法取得重大突破的現在,應用物理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績是可喜的。在物理理論近乎停滯的近些年,各國相繼在應用物理的指導下將各種航天器送入太空,不斷的探索宇宙的奧秘。在信息傳遞方面不斷的革新,將信息的傳遞變得簡單化和便捷化。從巨型的計算機到mini iPad,每一次的進步都帶來了更大的驚喜。應用物理的研究方向是順應歷史需求的,就應用物理今后的進程很多學者有自己的理解,就當前時代的需求:對宇宙的開發(fā)。新型航天器的研發(fā)將會是每一個國家努力的方向。再次應新時代能源的需求,核反應進一步的可控化也將是一個研究的大方向,同時新型能源開發(fā)必不可少。

6 總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應用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總結了應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比較重要的幾個時期,我們要不斷的回顧和總結應用物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從歷史中吸取發(fā)展經驗,為應用物理學的日后發(fā)展提供經驗。

【參考文獻】

篇2

1、理論物理學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運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研究物質的基本運動規(guī)律、物質結構理論和時空理論,在交叉學科及跨學科領域具有較強開拓能力的專門人才;

2、磁學與新型磁性材料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磁性薄膜物理、磁記錄物理、新型磁記錄材料、磁光存儲材料、非晶磁性及鐵磁體的超精細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實驗工作能力和利用計算機進行多道分析、模擬設計的磁學和磁性材料方面的專門人才;

3、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專業(yè)方向:培養(yǎng)能夠適應信息材料與器件領域國民經濟建設和高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2011考研國家線尚未公布,預計將于本月31日公布。報考南開大學泰達應用物理學院研究生院的考生請注意,考生關注的2011南開大學泰達應用物理學院研究生分數線、南開大學泰達應用物理學院研究生復試分數線已公布!

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查詢,

物理科學學院與泰達應用物理學院執(zhí)行我校理工科的復試分數線。

篇4

Abstract: Information optics is a frontier discipline in optics. It is a new optical disciplin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optics,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cie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optics cour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for information optics teaching, based on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optics" theory is difficult and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 is cumbersome, and it is throughout the specialty of applied physic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 optics in the teaching of applied physic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he computer-aided experimen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and outside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關鍵詞: 信息光學;應用物理;探索;思考

Key words: information optics;applied physics;exploration;reflections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1-0216-03

0 引言

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是21世紀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將取代物質和能源成為創(chuàng)造財富的主要源泉。信息科學與技術和信息緊密連接、密不可分。近幾年來,光電信息發(fā)展迅猛,已經對科學研究、社會發(fā)展及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光信息是信息時代不斷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已經應用到了光信息存儲、全息信息存儲、光纖通信等多個領域中,它推動著國民經濟、科技和軍事的發(fā)展。信息光學作為光信息的重要分支,是光學中的前沿學科,是基于應用光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相結合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光學學科,也是現代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光學促進了圖像科學、應用光學、光纖通信和光電子學的發(fā)展。信息光學包含了光信息傳遞的全過程,其中包括對光信息的收集,調制、傳遞、存儲及再現的整個過程。

應用物理專業(yè)作為理工科的重要分支,對光電方向的掌握是該專業(yè)學生的基本技能。為了適應市場對光電方向人才的需求,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在應用物理專業(yè)設置了光電信息類課程,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光電技術的基本技能。近幾年來,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在大四畢業(yè)選擇就業(yè)和考研的比例明顯增加,以成都理工大學2015屆應用物理專業(yè)為例(1個自然班30人),9位考取研究生的學生中有4位是考取了光學或光學工程專業(yè),16位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同學中有6位同學的工作與光電信息有關,再次選擇考研的同學中又有3位同學報考了光學和光學工程專業(yè)。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近幾年開設了光電信息這個專業(yè)。同時為了今后申報“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新專業(yè),我們著手在應用物理專業(yè)為本科生講授《信息光學》課程,理論授課學時數定為60學時,實驗課時數定為4個學時。

應用物理專業(yè)目前本科的教學嚴重的脫離社會經濟發(fā)展,脫離生產實際,與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極不適應。學生所學知識理論性強,嚴重影響本科畢業(yè)生與社會生產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開拓目前發(fā)展較好的光電信息方向,對應用物理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是受益匪淺的。如果能夠跟光電類企業(yè)合作,讓學生在假期(主要是寒暑假)去企業(yè)實習,讓所學知識跟社會生產有相互聯(lián)系,這樣不僅符合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增加就業(yè),更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學習起來有目標,不盲目。今后我們力爭跟一些光電企業(yè)合作,使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對光電信息與技術產業(yè)的研發(fā)和市場需求有及時的了解,使學生得到社會實踐的鍛煉。但是應用物理專業(yè)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學生有不同的光學背景知識,因此,在講授這門課程時,不能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學生一樣授課。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在應用物理學科中教授《信息光學》從以下五個方面探索和思考。

1 教學內容設置

在上《信息光學》這門課之前,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已經開設了與光學相關的科目,主要是光學,光學內容包含了: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幾何光學的基本原理、光學儀器的基本原理、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光的量子性以及簡單介紹現代光學。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初步的光學知識,但是對標量衍射、傳遞函數、部分相干、全息和信息處理了解甚少,更對莫爾條紋、傅里葉變換、阿達瑪變換、光學小波變換、光計算和三維面形測量沒有聽過。因此,在進行教學內容設定時,保證既要強調基礎理論及相關的應用技術,強調理論與應用的結合,同時兼顧理論和技術的當前發(fā)展,使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對光電信息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講授信息光學開始階段,簡單講授有關二維線性系統(tǒng)的一些基本知識,如矩形函數、sinc函數、三角形函數、符號函數、階躍函數、圓柱函數及δ函數等。重點強調應用物理專業(yè)學生陌生的運算,如傅里葉變換、卷積和相關運算。我們詳細講授標量衍射理論、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部分相干理論,使學生有一個夯實的信息光學基礎。同時結合其他科研工作者和自身的科研工作,講授光學全息,計算全息及空間濾波,使學生了解信息光學在現代科技中的作用,讓他們對光電信息有個初步的認識。并且通過對信息光學的學習,讓學生對科研的基本思路有個初步的認識,基本思路是:通過物理概念、到建立數學模型、編寫計算機程序到實驗驗證。

2 校內實驗平臺的建設

信息光學課程概念抽象,邏輯推理能力要求強,在教學中僅僅以講授為主,減少實驗環(huán)節(jié)的話,可能會導致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對信息光學的理解達不到要求,以及對光電信息也不可能產生興趣,同時教學效果也得不到很好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大學生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但是,在應用物理這個專業(yè)中,很多與光信息相關的實驗設備又不具備,大量的實驗器材也沒有到位,所以選擇經典的光信息實驗內容尤為重要。由于實驗條件限制,我們開設了與信息光學相關的四個實驗,全息光柵制作及特性、阿貝成像原理與空間濾波、面形的三維干涉測量和光電探測原理實驗。這四個實驗分別涉及信息光學的光學全息,空間濾波,干涉實時測量技術和光照度、測量的基本知識、光電池的結構、工作原理和光照度特性及其應用等。結合這些實驗,讓學生對理論知識做一個透徹的理解,同時讓學生對光電信息產生濃厚的興趣。光電類實驗能夠體現學生所學知識的直接使用,使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認識到光電類的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直接使用,相比純物理學來講,更有實際的使用價值。比如讓學生做4f光學系統(tǒng)FT及IFT系統(tǒng)實驗,學生可以直接根據4f光學FT系統(tǒng)觀察常見圖樣的逆傅里葉變換圖,以及FT頻譜,比較復雜的公式通過一個光路和圖像顯現的淋漓盡致。

3 加強計算機輔助實驗

由于實驗器材的缺陷和基礎設施的缺乏,基于以上幾個實驗是遠遠不能實現對信息光學的掌握和理解,同時由于光學實驗的苛刻要求,很難達到實驗要求。因此,采用計算機仿真實驗是信息光學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使用計算機仿真光學實驗,不僅可以直觀的觀察到真實的實驗效果,同時對理論的推導也有更深的認識,還能解決信息光學中抽象問題。通過數值模擬計算,有利于將信息光學中抽象的、難以描述的物理現象可視化顯示出來,有助于抽象為形象思維,從而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理論方法,了解實用價值。比如說學到相干光學傳遞函數和非相干光學傳遞函數時,就可以結合工程光學的像質評價的相干內容,通過Zemax來計算模擬的MTF曲線解釋,使學習的內容更加直觀。使用Matlab工具,可以使學生對繁瑣的數學公式,變成具有物理意義的直觀圖像,從而將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從枯燥的數學推導深入到豐富的物理本質,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利用Matlab矩陣實驗可以將空間二維光場從輸入面到光場空間分布,經過二維傅里葉變換之后在頻譜面和濾波之后的場強空間的頻譜分布,最后得到輸出面的空間場強分布的變化過程用圖像和動畫輸出的形式描述清楚,更換輸入光場或濾波器,可以獲得相應的輸出的圖像??傊褂糜嬎銠C輔助實驗,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逼真,更加接近實際,同時讓學生深刻理解繁瑣的數學公式,把繁瑣的數學公式變成有意義的物理概念。

4 借助互聯(lián)網和校外資源

由于校內資源和實驗器材的缺乏,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光學的知識受到了限制,但是,各個光學科目強的高校都已經建設了信息光學課程網站,比如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等,同時教育部光電專業(yè)教指委全國光學光電類專業(yè)教育教學支委也在積極籌建光學教學網站,讓全國優(yōu)秀的光學教學傳遞到每一所大學。通過信息光學網站,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彌補在課堂上疑惑的知識,從而達到了學生積極主動學,確立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中心地位,這種教育模式將成為革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講授到計算全息這一章節(jié)的時間,和學生一同學習了由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曹益平教授負責的光信息處理這門精品課程,教學內容在教學錄像的第三章計算全息,主講教師是蘇顯渝教授,網址是http:///G2S/Template/View.aspx?courseId=1299&topMenuId=125878

&action=view&type=1&name=&menuType=1&curfolid=

125901,通過學習視頻內容,一方面讓學生學習到了計算全息的抽樣定理與信息容量、時域信號和空域信號的調制與解調,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見識國內頂尖大學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大師的教學風采。通過這次視頻課教學,學生反向強烈,受益匪淺。

5 加強實踐教學

信息光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光靠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或者計算機輔助教學往往都不能體現該門學科的重要性。因此,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能力很難從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提升。因此,我們在大四開學之后進行兩周的實習,實習基地是四川綿陽長虹培訓中心,實習內容主要是在實驗室對電視機內部電路進行理論的學習以及對電視機實物各個部分識別和元器件參數的測量。通過實習,讓學生意識到信息光學中的光在信息處理中起到承載傳到信號,把信號加載在原光信號中,使信號發(fā)生改變,然后接受光波的時候把信號還原出來,起到了調制調解的作用。同樣在實習的過程中會接觸到與信息光學相關的知識點,比如說,波前編碼、傅里葉變換、空間濾波、計算全息等。

6 結束語

我們從教學內容設置、校內實驗平臺的建設、加強計算機輔助實驗、借助互聯(lián)網和校外資源以及加強實踐教學五個方面總結了應用物理專業(yè)的學生在信息光學教學中的探索與思考。但是要進行應用物理在光電類的教學改革,增加學生在光電類專業(yè)考研和就業(yè),光靠一門課程或者實驗是遠遠達不到要求的。應從光電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求和學生自身素質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僅在課堂和教學實踐中加強光電信息的改善,更需要光電信息的教師不斷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科研能力,更需要教學單位配備有助于光電信息教學和實踐的場地和器材。在各個方面的配合下,應用物理專業(yè)的教學才能將學轉化為用,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進一步深入研究光電技術專業(yè)方面的人才培養(yǎng)特點,拓展教學課程內容和手段,為我校申辦光電信息專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孔偉金,云茂金,黃家寅,等.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體系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3):19-21.

[2]王仕[,劉藝.《信息光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10(6):42-44.

[3]劉軒.信息技術在信息光學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通信, 2011,5(115):88-89.

[4]高瑋,黃金哲,張洪英.信息光學教材建設與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2013(9):30-31.

[5]蘇顯渝,李繼陶.信息光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6]鄭繼紅,陳家璧.培養(yǎng)興趣,引導創(chuàng)新―《信息光學》理論教學改革實踐[J].光學技術,2007(33):317-319.

篇5

【關鍵詞】人才培養(yǎng);應用物理;模式探索

1 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現狀

當下應用物理主要目標在于讓校學生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在此基礎上,應用物理學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數學基礎,掌握生物醫(yī)學物理、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知識、技術和基本實驗方法,培養(yǎng)在物理學、光電子技術、航空航天、能源開發(fā)、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及應用、郵電通信等相關高校技術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開發(fā)與、應用等需要較強專業(yè)知識的定向型人才。隨著我國在經濟領域的眾多戰(zhàn)略性措施的實施,對應用物理學方面的專業(yè)化人才需求不斷加大,光學領域、第三代信息產品的發(fā)展,讓現有的教育體系下培養(yǎng)出來的應用專業(yè)人才無法完全滿足時展的需求。在新一代的科技進程中對應用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只有改革傳統(tǒng)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才能使應用物理學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更多的科技產物涉及到了各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單一化的知識教學已跟不上科技的需求。只有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基礎扎實、知識涉及面廣、知識多元化、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時代對應用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

結合中外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現狀,通過市場對所需人才的調研和實際分析,我們確定了今后應用物理人才培養(yǎng)的幾個方向。近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主要是延續(xù)美國為代表的通才教育和上世紀蘇聯(lián)的專才教育模式。我們將要求理論性強、知識面廣的通才教育和要求專業(yè)能力、實踐能力較強的專才教育模式進行優(yōu)勢整合,在某些方面加強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在不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減少實踐時間。針對不同的現實需求強化所需的相應能力,以發(fā)展相應的培養(yǎng)模式。在最近幾年間,通才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美國對于應用物理學的學科設置是理工結合的,在進行理論知識的強化記憶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的發(fā)展。眾多的國家正在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相比以往,在應用物理方面的專家不再是單一方面精通的技術能人或是有研究方向的知名領域人物,而是加大了專家的能力范圍,對專家的知識層次要求從單一的學科理論精通擴展到了學科內多領域能力的結合。培養(yǎng)能力更加全面的綜合性應用人才。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采用了專才教育模式。在當時為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培養(yǎng)了一大批擁有扎實專業(yè)基礎的優(yōu)秀人才??墒遣荒芊裾J這種專才教育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從我國的大方向就業(yè)難問題來看,專業(yè)不對口是無法就業(yè)的重要原因。專才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此,更加專業(yè)化的教育模式帶來一大批專精人才的同時也讓很多需要多能力結合的崗位閑置,但廣大的畢業(yè)生卻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在如此尷尬的局面中,我們可以看出專才教育在我國的實行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此當代應用物理至整個教育界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都應該是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教育理念。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了解時下經濟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的對教育進行改革以滿足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培養(yǎng)“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打破教學內容單一化的格局。同樣在應用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模式探索也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2 應用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

2.1 多元化復合型人才

從以上對國內外高等教育主導模式的人才培養(yǎng)現狀分析來看,只有具有多領域技能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才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所需要的目標人群。就此可充分結合工科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yǎng)具有扎實應用物理理論基礎的實踐型人才。在精通本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計算機運用能力、物理測量能力方面進行強化。培養(yǎng)能在理論和相關科學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科技開發(fā)的綜合型技術人才。加強應用物理專業(yè)學生在電子通信、計算機運用等實用領域的技能培養(yǎng)。

2.2 專業(yè)知識能力和畢業(yè)生能力要求

為了培養(yǎng)具有多元化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需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加大結合實踐的教學力度,在具有了良好的本專業(yè)理論知識之后逐步進入到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fā)的初步實踐階段。應用物理學畢業(yè)生應具有相應的專業(yè)的知識技能。并掌握符合市場需要的電子通信和計算機領域技能。進一步深化到相應專業(yè)知識的研究細化,了解相近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管理專業(yè)的知識技能以更好的符合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需求。在其他方面應該了解我國最新的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最新的科技知識產權。熟練的掌握知識檢索的能力,能在生活中不斷的了解最新的科技動態(tài),能夠快速的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加強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在科技探索的過程中及時的查閱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識。使畢業(yè)生更好的適應于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下的競爭需求。

3 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為了培養(yǎng)出能適應于新時代市場經濟需求以及符合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需求的實用型符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對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原來的公共基礎課、實驗課、專業(yè)必修課、專業(yè)任選課、實踐教學課中加入實用型的電子通信和計算機課程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專業(yè)能力水平。同時加大各學科的融合程度,開展與當下最新科技技術相關的實用課,進行時下熱點的理論性論述和實踐性研究。在實踐方面加強與企業(yè)的溝通,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假期進廠實習,學習和理解自己學科知識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之中的應用。在另一方面,就相對于市場和整體教學而言較為簡單的基礎物理,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保證基礎物理知識可以開展下一步的實踐性教育就開展下一步的教學。這樣可以在完成基礎教學的同時,開展更多的實踐性課程,同時注意要加強學科內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做到前后的銜接和串聯(lián),為下一步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建立完整的實踐目標,從基礎的實驗室實驗教學開始到逐步走向市場,面向社會的深入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增加專業(yè)課題探討。在探討過程中為提出一些帶有錯誤性知識的物理實踐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之中發(fā)現問題,加深印象,確保課程教學的深刻性和到位性。在發(fā)現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學生提出問題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要求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現狀。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學習方向。在將本專業(yè)知識學好的同時,結合實時的市場需求,靈活的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向,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學習方向。加強競爭力和適應力。

4 總結語

結合國內外的教育體制和現行的教育模式,我們應該找出更適合于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時的市場反饋做出適時調整,讓教學模式更加適合經濟需求。

【參考文獻】

篇6

1、物理學考研有在于難本專業(yè)要求學生具有強大的數學邏輯思維與深厚的基礎物理知識為鋪墊,并且還要求學生具有極強的空間立體思維和充足的想象力。而且這一專業(yè)考研的錄取分數線也高,所以說,這一專業(yè)考研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2、物理學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與物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這個專業(yè)主要研究物質運動的規(guī)律,了解它的本質,通過一些實踐研究和初步訓練,獲得比較好的科學素養(yǎng)和應用開發(fā)能力。

3、物理學專業(yè)主要分為應用物理學專業(yè)、核物理專業(yè)、聲學專業(yè)等類別。主要學習的課程有高等數學、光學、力學、原子物理學、電磁學、量子力學、數學物理學等。這些課程最核心的學科就是數學,要想學好物理學必須要有良好的數學知識。物理學考研比較難,如果考研成功了,就業(yè)的工資待遇很不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物理學史;物理教學;作用

物理學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作為人類對物理世界客觀規(guī)律認識的結果,物理學有一個不斷積累和發(fā)展的過程,它的每一個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理論,都有一個萌芽、形成和發(fā)展演化的曲折過程。但是,在大量的物理教科書中,人類對物理學認識的歷史痕跡被擦拭殆盡,物理學家們的曲折頑強的創(chuàng)作過程常常被物理學理論嚴密、精美的邏輯體系的面紗遮蓋起來,人們只能通過具體的物理定律或公式前面所冠有的科學家的名字,模糊地了解那一段歷史。我國物理學前輩錢三強先生指出:“科學經歷的是一條非常曲折,非常艱難的道路,然而,我們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往往是應用經過幾次消化了的材料來講授,或者經過抽象的理論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歸納,形成簡明扼要的理論體系,這當然是必要的,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產生和發(fā)展引起誤解,以為什么結論都可用數學推導出來,失去了對觀察和實驗的興趣。這樣的結果使學生們不了解科學是怎樣來的。”把物理學史的內容溶入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從物理學發(fā)展的角度來理解物理知識,促進知識的掌握;并從物理學家的事跡中感受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1 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 使學生了解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和探究欲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規(guī)律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和帶頭學科,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滲透到了自然科學的一切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是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和工程技術的基礎。通過學習物理學史,我們可以發(fā)現正是物理學的發(fā)展推動了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諸如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發(fā)展與新的交叉學科的誕生,同時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比如現今的尖端技術領域——核能與核能技術、航天與空間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生物技術等,或是物理學本身的發(fā)展,或是植根于物理學。歷年來科技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們當中除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具有物理背景的,他們的成功與其物理背景的關聯(lián)甚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一直被認為是學習的“催化劑”。只有學生了解了物理學的重要性,才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在教學中經常穿插一些物理學史的材料,把物理學上一些重大知識的發(fā)現歷程融入到教學中,就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自覺主動的學習環(huán)境。物理學史向學生展示了一幅理論與實驗交叉、 失敗與成功并存、 邏輯與非邏輯思維并用的豐富多彩的畫面,思想與方法的演變、物理學發(fā)展跳動的脈搏,都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喚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奮發(fā)向上的激情,引起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思考。

2 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而不僅僅是一門根據公式堆積起來的純理論學科。物理理論與物理實驗就如同物理科學的兩條腿一樣使得物理學得以發(fā)展和前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F代實驗物理大師密立根的名言“:科學是在用理論和實驗兩只腳前進的,有時是這只腳先邁出一步,有時是另一只腳先邁出一步,但是前進要靠兩只腳;先建立理論然后做實驗,或者是先在實驗中得出了新的關系,然后再邁出理論這只腳并推動實驗前進,如此不斷交替進行?!蔽锢韺W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假說實驗理論??茖W家在研究物理問題時,一般是依據以往的觀察和實驗經驗進行推斷,得出初步的結論,這就是“假說”。為了進一步檢驗假說是否正確,需要進一步“實驗”,如果大量的實驗結果證明假說是正確的,這種“假說”就上升為“理論”;否則,就要被修改或補充。這就是物理學發(fā)展的重要規(guī)律。

對于物理學中各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律,只有了解它們如何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即了解它們是如何得來的,又如何演變發(fā)展成為現在這個樣的,才能真正懂得它們的本質,在教學中也才能深入淺出,講深講透。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具體的概念、定理、定律的來龍去脈和具體的發(fā)展過程,可以使學生對該知識有更深層的理解和掌握,而不再是簡單地記住一些概念、公式和定律。

3 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物理學史集中體現了人類對物理世界的探索和逐步認識的歷程,每個科學家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的事跡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探索未知、發(fā)現真理、獻身科學事業(yè)的精神。在物理學史上,有許多物理學家具有難以想象的毅力、信心和意志。他們與困難或過時傳統(tǒng)的觀念作斗爭,以及與科學界內部和外部的阻力作斗爭,甚至還要經受惡勢力的迫害,這需要科學家頑強的意志和獻身科學的犧牲精神。居里夫婦研究放射性元素,百受放射性元素射線的危害,歷經四十多個月艱苦勞動,數萬次的反復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了0.12克的氯化鐳;布魯諾為捍衛(wèi)科學真理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火刑場,像這樣一些生動的事例,在物理學史上比比皆是。物理學史在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感、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運用物理學史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一種可行性途徑。

4 結語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現代科技所必需的物理知識,還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科學既是一種知識體系,又是一種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和探索過程,而一般的科學方法都貫穿在物理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在教學中穿插物理學史的知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理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科學素質教育,有助于學生建立起自己正確的價值體系。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物理學史,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徐壽忠.淺談物理學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09(29)

篇8

大家知道,教師上課如果能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教學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怎樣才能營造這種氛圍呢?首先,應“蹲下”身子來與學生說話,將自己換個角色,以好朋友的身份幫助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和顏悅色地啟發(fā)鼓勵他們,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他們少批評,多表揚。在上新課時,可能有個別學生調皮搗蛋,注意力不集中,這時可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或讓其上來做一些演示實驗,讓他們表現表現。不要擔心他們會搞砸,恰恰相反,可能會使他更加喜歡上物理。如果真的不會,也不要批評他們,而是給予一定的肯定,并說:“你如果認真聽講,一定會回答得(或做得)更棒的”。本來這是試探學生的“惡作劇”,其他學生也是想看熱鬧,而被老師加以肯定,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變不和諧為和諧。學生之所以調皮,就是因為學生好表現,愛出風頭,也在試探老師,是否“好惹”。比如,在課堂演示“溫度計”時,先讓一個調皮學生上來,請他先將一手放入熱水杯,另一手放入冷水杯(手不離杯)。問他哪杯冷哪杯熱,然后,將他蒙上眼睛,分別用兩手去感覺同一杯溫水,問他,感覺怎樣,他肯定會回答一杯冷一杯熱,這時其他學生一定會奇怪:“是啊,怎么同一杯水會有兩種感覺呢?”再請兩位同學上來試試,方法是一學生將手放入冷水,另一學生將手放入熱水,再將他們蒙上眼睛,分別用手去感覺同一杯溫水,問他們是冷還是熱?答案是相同的?!斑@是怎么回事?其實,這是因人的感覺錯誤,就像夏天感覺井水冷,而冬天感覺井水熱,由于外界溫度不同,人的感覺就不一樣,因此,人有時判斷不準確。這時,就得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才會準確?!蓖ㄟ^這樣的引入,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啟發(fā)了學生的思考,整個課堂氣氛就顯得熱烈、活躍了。

二、運用活潑多樣的課堂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當然,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也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運用好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呢?首先,講課的語言要和藹可親,對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可用名言去鼓勵他們。其次,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像說書,要把枯燥無味的定理、定律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再次,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處理課堂偶發(fā)事件。最后,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一些體態(tài)性語言教學手段。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

篇9

關鍵詞:CAI多媒體物理應用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限于種種條件,許多精彩絕倫的物理現象往往無法十分清晰地呈現于學生的面前,這確實是我們物理教師的一個遺憾。

幸運的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進步,這種曾經的遺憾已經可以通過現代技術手段CAI加以彌補。學過計算機的人都知道,CAI也就是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

那么,究竟CAI為何有如此魔力能超越我們沿襲已久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呢?下面我們就此問題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第一、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運用CAI手段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肯定大有裨益。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信息量是多獲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CAI教學手段以其豐富的色、聲、圖、文以及動感、技巧,生動直觀地、科學準確地傳遞大量信息,恰恰在視覺、聽覺效果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這樣,CAI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物理知識,必然能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從實際應用分析,運用CAI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理論上,CAI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但實際上如何呢?必須通過實踐加以驗證。近兩年,我在物理教學中嘗試充分運用CAI教學手段,以論證其作用的真實性。結果,從多方面表明,CAI教學確有不可比擬的效果。

1.CAI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CAI為教學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面向靜態(tài)呆板的課本和板書,難免枯燥乏味。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克服了這一缺陷,靜止的物體可以按指定的軌跡運動,靜態(tài)的圖可以像動畫一樣移動,可以像流水般呈現一幅幅變幻的圖象,色彩可以變化,速度可以控制。例如:在教"并聯(lián)電路"時,我采用改變逐漸改變電路連線顏色的動畫方式展示電流的流動方向與流動過程,讓學生在視覺上對抽象的知識有直觀認識,進而理解了電路并聯(lián)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動畫的刺激下,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CAI教學能將難點簡單化,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不少物理教師也常采用CAI教學手段進行物理教學,把難以用傳統(tǒng)教學表達的重點、難點利用CAI教學手段,或制作相應的動畫、或模擬實驗現象、或人為控制模擬實驗過程,讓抽象、現有實驗設備難以完成的物理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而將難點簡單化。如我考慮到以往講"波的干涉"一課時,學生對干涉現象的產生較難理解,我先將兩列連續(xù)的相向的波疊加的模擬過程展示給學生看,再將波的干涉示意圖用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學生觀察到兩列波向外傳播時,各點的疊加規(guī)律,從而進一步理解"穩(wěn)定的互相間隔的振動最強的區(qū)域和振動最弱的區(qū)域"這一知識點,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CAI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40分種一節(jié)課,確實令不少教師覺得時間不夠用,如何提高教學效率,確是一個值得商討的問題。往往,我們的時間經常會浪費在畫圖、抄習題題目上。如果我們在備課時充分利用CAI,將圖象及上課要用的題目事先在電腦中畫好、輸入,甚至將解題步驟、過程在電腦上準備好,以備上課之用。上課時,我們就能節(jié)約不小的時間,和用課前的準備時間與電腦的功能,提高堂上的教學效率,亦不失為一項明智之舉。我?quot;透鏡成像作圖法"一課中,事先將各種透鏡的成像作圖法用"幾何畫板"準備好。上課時,我利用動畫依次顯示各光線來代替手工作圖,既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又節(jié)約出更多時間讓學生練習、思考,真正達到"還時于生"的目的,教學質量相應得到提高。

事實上,在教學中善于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和時代性,增加教學容量;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有利于增加師生交流機會,使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活潑,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實踐證明,教學媒體的現代化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技術基礎和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三、從比較實驗結果得出,運用CAI教學成績大大提高了。

筆者也對CAI教學作了比較實驗,我執(zhí)教的普通班高一(2)班58人,重點班高一(12)班55人;在學習《機械波》一節(jié)時,以高一(12)班為實驗班,高一(2)班為對照班,上完這部分內容后進行試驗測試,并對成績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如下表:

班別人數期末平均分試驗測試平均分

實驗班5573.682.4

對照班5862.161.16

由于兩個班不是平衡班,只能借助上學期期末考試作比較,從試驗結果看來,利用CAI輔助教學,確實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實驗班使用了利用《Flash4.0》軟件制作的課件。通過對繩波(橫波)的傳播過程、螺旋彈簧(縱波)的傳播過程進行模擬,讓學生觀察,發(fā)現兩種波各質點的運動方向與傳播方向進行存在差異,通過對動態(tài)動畫的直觀比較,突破以前僅用靜態(tài)圖象難以突破的難點,從而對橫波和縱波的概念、特點加深理解,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好。此實驗說明,運用CAI手段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是顯著的。

實踐證明,CAI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具有極大的潛能,是一個對教學具有極大影響力的課題。CAI教學對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篇10

一、注重引導,培養(yǎng)興趣

對于初中生,對新異刺激的出現非常敏感。教學中可以通過物理實驗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物理實驗的新穎有趣是吸引學生注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物理實驗中的現象,有聲有色,對學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教材把各種有趣的物理現象放到前面去。

同時,初中學生天生好動,對實驗感到新奇,有操作的欲望。教學中的實驗可以滿足學生這一方面的需要。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是實驗的操作者,實驗的成功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學習物理、探索科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因此,教學中不僅要加強演示實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多做實驗;教師在設計實驗時要充分考慮實驗的新穎性,盡可能通過實驗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提供感性材料,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得出物理的規(guī)律。

在教學中,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實驗是突破這一難點的重要手段。例如: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等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都是依賴于實驗的。人的理性認識是建立在感性認識之上的,因而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需要借助大量的感性材料,必要的感性材料和數據是形成概念、掌握規(guī)律的基礎。實驗更有優(yōu)勢。所以物理實驗有典型性、可控性、可重復性、趣味性、全面性。鑒于實驗有以上優(yōu)點,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實驗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學生的理性認識建立于感性認識之上。

三、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教學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物理實驗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物理知識,同時使學生獲得接受物理知識的能力――實驗方法和技能,即實驗能力。初三物理教材中有一節(jié)是要求學生用一個電流表或一個電壓表和一已知電阻測未知電阻,這一節(jié)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四、注意實驗探究方法的培養(yǎng)

物理實驗不僅能深化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而且能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發(fā)現事物的變化、聯(lián)系和規(guī)律,讓學生從中學到科學的研究方法。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可分為如下幾類:

1、實驗歸納法

實驗在前,結論在后,實驗是為了探索規(guī)律而做的,現在的教材中的許多演示實驗都屬于此范圍。如:歐姆定律、焦耳定律、等都是采用了實驗歸納法得出的。

2、實驗驗證法

驗證性實驗是先有推理假說,后有實驗驗證。當一個假設提出或推導出一個新的結論,就需要通過實驗驗證其真理性,從而判斷結論正確與否。如教材中馬德堡半球實驗,等實驗均屬于此類。

3、理想實驗法

理想實驗是人們在頭腦中塑造的一種理想過程。理想實驗的條件是無法達到的,但是它可以在有限的實驗的基礎上,經過推論、判斷,得出理想條件下的物理規(guī)律。例如慣性定律等。運用理想實驗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