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空間設計范文

時間:2023-04-07 10:32: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舞臺空間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舞臺空間設計

篇1

【關鍵詞】舞臺美術;舞臺空間;空間設計

如今,戲劇舞臺的美術設計比較強調舞臺空間造型的表現形式與空間構成。因此,許多舞臺美術設計大師常常將戲劇藝術戲稱為“演劇藝術”。而演劇藝術具備比較強的藝術特征,它是演員在戲劇舞臺上向觀眾展示的一種藝術形式。演員的表演要受到舞臺空間以及時間的多重限制,它是需要借助舞蹈表演、美術、文學藝術等多種藝術手段來塑造出戲劇舞臺中的獨特藝術形象,從而揭示出社會的矛盾,讓所表演的戲劇能夠如實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質。然而,戲劇往往很難擺脫戲劇的沖突,這種沖突主要表現在戲劇人物角色的沖突上面,而沖突常常需要借助多個動作來完成。這些動作的展示與完成離不開戲劇舞臺這個特殊的空間。因此,加強舞臺美術空間設計對提升戲劇的表演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舞臺空間概念的界定

設計師在對現代演劇藝術進行舞臺美術設計的時候,越來越注重對戲劇舞臺空間的開發(fā)、利用。那么,什么是舞臺空間呢?它主要是指各種各樣的戲劇進行演出所需要的空間,而這種空間既包含了戲劇問世的演出空間,也包含了現代戲劇在舞臺演出之三維空間。簡單的說,舞臺空間是指各種戲劇藝術之演劇空間,它是各種戲劇藝術向觀眾展示的場所。有學者認為,舞臺空間則是對戲劇劇場的建筑舞臺之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等多個維度的具體描述。對舞臺空間進行設計,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造型、豐富多彩的藝術方式對某個特定的長、寬、高等有限的空間進行裝扮,讓戲劇內容在戲劇舞臺上讓觀眾感受強大的視覺沖擊。 也有學者認為,戲劇舞臺美術的空間設計本質上是對戲劇舞臺空間實施造型設計??梢哉f,如何讓戲劇舞臺空間更加具有表現力、沖擊力,則需要設計師對把握舞臺空間的設計藝術,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及傳統(tǒng)的造型藝術,不斷增強舞臺設計的應用性、功能性。

2.加強舞臺美術空間設計的措施

2.1注意寫實與抽象在舞臺空間上的處理

許多舞臺設計師在對不同的戲劇舞臺空間進行設計的時候 ,都會按照戲劇內容,通過寫實與抽象的藝術給予設計出不同的空間造型。有的設計成層層疊疊的戲劇舞臺,有的設計成臺階式的立體舞臺等。這是因為,戲劇劇情的變化可以通過不同的造型來烘托出不同的意境及戲劇氣勢。比如,在美國演出的戲劇《推銷員之死》,梅兒齊納對這個戲劇所設計的舞臺布景就是一個雙層建筑,每一層均含有數個房間。這樣的舞臺空間的布置就是采用寫實的手法。這個戲劇在燈光的作用下,舞臺演區(qū)的變化猶如一場電影,時空轉換非常自由。又如,蘇聯演出的《哈姆雷特》,倫金對這個劇本的舞臺布景是這樣設計的:一個比較沉重的大鐵門,門上放著一個巨大的門環(huán),同時具有突出的鐵刺,這給觀眾一種陰森、冷酷、懼怕的感覺。這樣的布景,表面是上是寫實的,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它又重在寓意卻不是寫實。由此可見,在戲劇舞臺空間上要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達到良好的意境,這需要根據戲劇內容處理好寫實與抽象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從實到虛之間的過渡,注意戲劇人物性格及戲劇情境之間的結合

2.2注意景物造型之能動性,優(yōu)化舞臺空間的構成

在19世紀,各個戲劇的演出很注意戲劇場地的真實性。這是因為人們對戲劇舞臺的布景大多數停留在靜態(tài)方面。20世紀,隨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的不斷變化及生活節(jié)奏的深刻改變,人們更加注重戲劇布景的能動性。當時,在西方有些戲劇的演出,就是采用平臺、幕布和臺階來構成舞臺空間,同時依據演員的各種角色表演,讓舞臺在時空上進行自由變換。也有的戲劇特意簡化舞臺布景,讓布景更加抽象化,從而達到舞臺空間能動的目的。比如,以《第十二夜》為例,其舞臺布景很簡單,僅采用了幾個起支撐用的竹竿與一個白布幔,讓竹竿發(fā)生移動的時候就可以讓布幔構構成多種美妙的造型。這些造型與演員的表演相映生輝,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3注意舞臺空間的拓展,讓觀眾融入到戲劇表演中來

舞臺空間在20世紀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外的舞臺美術設計師逐漸在探究舞臺空間造型的創(chuàng)新,打破了鏡框舞臺的束縛。比如,《貴族》這個戲劇使用的舞臺是2個呈矩形形狀的平臺,這2個平臺的對角彼此接觸。觀眾的位置就落在雙重舞臺的四周。在舞臺上沒有任何布景,演員使用的道具則是由檢場進行更換。這個戲劇在演出過程中,觀眾及演員往往有一種很親密的關系,從而讓觀眾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戲劇情節(jié)中,在舞臺上發(fā)生的事情讓觀眾的心靈受到震撼。

2.4注意把握戲劇舞臺空間設計的透視規(guī)律

依據這種透視法的原理,在觀眾眼中的各種遠近物體,它的透視線會消失在一個看不見的視平線上,不管這些物體的擺放的角度是怎么樣的,它們的透視線均會在這個看不見的視平線上形成一個“滅點”。而滅點透視,對于空間定位的表現是很有益處的,能形成平視、透視、傾斜透視等不同的透視類型。實踐表明,采用透視法制作的景片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功效。透視關系得到巧妙處理,則舞臺空間定能獲得天衣無縫的視覺效果。在一個寫實的戲劇舞臺空間中,各個場景里的墻面及道具都是真實可信的,具有模擬現實的藝術基調。在這種真實的背景喜愛,這樣可以很好地讓生活中蘊藏的美學、哲理傳遞給觀眾。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舞臺空間隨著舞臺形式的革新與發(fā)展,正在不斷擴展自己的內涵及外延。這也給舞臺設計師提出了一個新要求,必須認真考慮舞臺空間的感受性、藝術性、動態(tài)性,而不能停留在靜態(tài)的畫面上。可以說,戲劇舞臺的空間設計就是一種人為的、帶有主觀色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做好舞臺空間設計,對提高戲劇演員的表演藝術水平,讓戲劇作品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樂趣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舞臺設計師要科學把握舞臺空間設計的基本規(guī)律,巧妙應用現代科技手段,讓舞臺藝術與舞臺空間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讓觀眾留下十分難忘的戲劇印象?!?/p>

【參考文獻】

[1]王天慧.談新世紀舞臺美術發(fā)展趨勢[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1).

[2]毛樂樂.新形勢下舞臺美術設計的新思路[J].大眾文藝,2014(2).

[3]林晨曦.感知舞臺美術空間的重構[J].藝苑,2013(6).

[4]李東.淺談舞臺美術的發(fā)展趨勢和產生趨勢的結點[J].戲劇文學,2010(11).

[5]陳耀華.淺談舞臺美術的變遷[J].戲劇文學,2010(12).

[6]毛麗娜.論舞臺美術創(chuàng)作與創(chuàng)新[J].華章,2010(17).

[7]段鵬,張原.服裝表演舞臺美術設計的表現形式[J].藝術科技,2014(4).

[8]王砜.舞臺美術空間設計的構成[J].四川戲劇,2014(5).

篇2

一、傳統(tǒng)戲曲中的舞臺空間組合

戲曲舞臺美術中的空間設計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造型結構方法和審美法則,借助相關物質材料,對室外自然空間或室內空間(劇場)進行圍隔而形成的供演員使用的人造表演空間。傳統(tǒng)戲臺包括主要服務大眾的廟宇、祠堂、戲莊茶園中的戲臺,以及帶專屬性質的宮廷戲臺、私家戲臺,多為三面開敞的半封閉式空間,比如常見的萬年臺(以祭祀或娛樂為目的而設置的固定舞臺)為例,便是前方有左右對稱的四根柱子,后面以三星壁(描繪福、祿、壽三星圖案的板壁)作為限定面圍合的空間。戲曲是舞臺空間特性與時間特性凝練融合的藝術,要讓演員在特定的實體空間中演繹超越現實空間和時間范疇的劇情,還必須對現有空間界面進行解構組合。傳統(tǒng)戲曲具有獨特的舞臺空間設計語言,在“一桌二椅”程式下,簡單的桌椅扮演著建構戲曲舞臺空間形態(tài)的關鍵角色。戲曲舞臺上桌椅的組合樣式、擺放的方位朝向,體現出極強的象征性,指向具體的劇情發(fā)生場景,同時也改變著舞臺空間的邊界、尺度與形狀。中國戲曲講究舞臺表演的虛擬性,在舞臺為演員提供表演的空間場所的同時,演員也在通過服飾裝扮的改變、表演動作的更替、道具的巧妙運用對舞臺空間進行二次創(chuàng)造:擴展收縮舞臺空間、分割圍合空間、轉換空間乃至時間,把若干空間進行串連組合。例如,傳統(tǒng)經典川劇《金山寺》一開場,白娘子與青兒率眾水族前往金山寺尋夫,二人舞動船槳,雙腿一蹲一站,即是表明此時身處洶涌波濤中。待二人將船槳擲出,白娘子手持馬鞭與青兒一番站位走位,則是已到陸地之上。及至白娘子與法海座下紫金鐃缽、哪吒等神將斗法時,則通過主要人物輪番上場下場轉換出天上地下的打斗空間。通常意義上,舞臺表演空間與觀演空間雖相互連接,但有嚴格的空間功能和邊界限制,但在川劇中,還有“打上臺”與“扮下臺”的傳統(tǒng),演員可以從觀眾區(qū)出場或下到觀眾區(qū)表演,打破空間界限,讓表演空間與觀演空間融合在一起。面對沒有背景幕布的舞臺,戲曲觀眾在觀劇中必須充分發(fā)揮聯想與想象,通過對劇情以及道具、服裝、動作表演、唱腔念白等特定戲曲符號語言的認知、理解,感悟舞臺空間的變化,與演員共同參與舞臺空間的塑造。古典戲曲雖受限于舞臺技術與物質材料的運用,卻通過調動觀眾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戲曲舞臺展現出極具魅力的空間審美特性。

二、當代戲曲舞臺的空間組合

戲曲傳承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但又是與時俱進的藝術門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需求趨向多元,審美意識逐漸增強,影視、綜藝、節(jié)會的舞美空間設計對戲曲舞美設計的沖擊和影響不斷加深,新創(chuàng)劇目題材范圍與表達方式不斷拓展,對舞臺空間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空間樣式從單一到多元、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達到了寫意與寫實的結合。當代戲曲舞臺空間的功能已不僅僅是為演員提供表演場所,它已與視覺審美傳達相融合,被注入了更多的藝術個性。

(一)空間造型形態(tài)的多樣性呈現

舞臺空間是戲曲表演的重要平臺,不同的空間限定界面可以構建出不同的空間形態(tài),利用人的行為心理和視覺心理因素,讓觀眾產生不同的空間感與心理上的場所感。從早期古戲臺的由柱子與三星壁圍合的方體舞臺空間發(fā)展至今,空間圍合、分割的形式與方法不斷更新,加之材料的豐富,空間形態(tài)已日趨多樣。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源自西方的現代藝術觀念影響著傳統(tǒng)戲曲藝術,開始出現身著當時大眾流行服飾進行演出的時裝戲,舞臺上也逐漸引入西方戲劇常用的景片、幕布、燈光、機械等。這些元素已成為當代戲曲舞臺空間設計的重要表達手段,使舞美設計者有了更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幕布主要分前幕、大幕、邊幕、天幕等,對于空間分割、圍合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幕布間的組合與材質變化可以展現不同的空間效果。在川劇《巴山秀才》第三場《屠城》戲中,透明紗幕將舞臺分割為不同視覺感的內外兩個表演空間,展示著屠殺場景的浩大慘烈:官民在前殺戮,災民幕后奔逃,前實后虛的空間設計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效果。天幕是距離觀眾最遠的舞臺空間限定面,根據劇目要求,可在其上繪制或噴繪景物,以加強空間進深效果。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還可以直接用投景幻燈在天幕上投射天、云、植物圖像圖案等。舞臺中燈光的功能不僅僅是照明,還可通過變化燈光的光源位置、明暗強弱以及光柱間的穿插相交實現多層次虛擬空間樣式,并通過對比建立空間秩序,強化空間的流動性與融合度。在川劇《欲??癯薄烽_場戲中,劇中主要角色同立于舞臺剖白心跡,交代故事緣起:貪婪成性的白老頭在把兩任前妻折磨死后,想再取年輕貌美的蒲蘭為其生子承繼家業(yè);蒲蘭為財欲所控,少妻欲嫁老翁在黑色背景下,白色燈光隨人物角色變化而轉換照射角度,調整光線強弱,既塑造了人物舞臺心理空間,又營造出主次分明、虛實有度的多重空間。川劇《死水微瀾》舞美設計采用寫意為主的手法,主要以椅子和臺面為道具和空間分割工具,背景色為黑色,卻充分運用光的空間造型功能,強調人物表演特色及演員對舞臺空間的創(chuàng)造作用。色彩在空間設計中,可以起到調整空間形態(tài)和尺寸的作用。它對人的視覺及心理影響明顯:高純度高明度的色彩在視覺上會增大空間體量,低純度低明度的色彩則會減小空間尺寸,讓視覺退遠。通過冷暖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并結合限定面可以營造多種空間形態(tài)。在色彩設計的時候應考慮到不同表演空間的功能,合理調整色彩。道具和機械等物質技術手段的大量運用能使空間的形態(tài)構成更自由。道具或機械的升降、旋轉、移動,以動態(tài)的方式改變空間的邊界,能夠營造虛擬空間。川劇《塵埃落定》中的大殿立柱采用活動式設計,柱子的下半部被設計為臺階,演員可以踏上走下進行表演。根據劇情發(fā)展,柱子或二分排列于舞臺兩邊,通過左右方位的限定突出前后的空間進深感;或橫向疏排,將底幕與前臺虛隔開來,形成虛面通透空間;或幾根柱子拼合在一起形成分割面,顯得自由靈動。景片主要作為舞臺美化及信息傳遞之用,因其自由靈活的特性,可置于舞臺任意位置或由演員手持進行空間分割,緩解常規(guī)舞臺空間給人造成的審美疲勞,使空間生動、富于變化。

(二)空間組合樣式的多元化發(fā)展

戲曲演出時只有一個表演舞臺,而舞臺上的空間卻往往是多個共存,并沿演出時間軸變化更替。這些空間的組合樣式或者平行并立、或者重疊交融。既有整齊嚴謹的排列,也有自由多元的串聯;既有靜態(tài)空間組合,也有動態(tài)空間組合。通過變換組合方式及排列順序,能夠產生極強的空間視覺張力,而所有的組合樣式和結構體系都必須服務于劇目演出的需要。在川劇《楊漢秀》中,舞臺以寫實手法再現了民國年間大軍閥楊森公館內部的奢華場景,舞臺后部作了空間的抬升,以臺階保持前后空間的連續(xù)性,把大門巧妙地設計在臺階后部,主要人物由大門上場,在視覺上強化了空間的真實感,擴大了舞臺的空間尺度和層次,將不同角色置于不同空間位置進行表演。動態(tài)空間組合,是指將空間進行動態(tài)組織,由一個空間形態(tài)過渡到另一個空間形態(tài),連續(xù)不輟,如地域空間、場景空間的更替。經典川劇《請醫(yī)》中,店主黃翁請醫(yī)生,一句“說說走走,來此已是溫先生的家門”,便是從自己客棧到了藥店;隨后一句“來此已是我的店中”,又由街道空間回到了客棧。這是典型的通過演員移步換景方式和文字方式轉換空間。目前劇場演出的戲曲大幕戲中,通常以落幕起幕、燈光明暗變化等源自西方戲劇的處理方式實現大場景轉換,從觀眾心理來說,每場幕布拉開,就是一個新空間的呈現,這與傳統(tǒng)戲曲演出中的空間審美體驗是迥然相異的。

三、舞臺空間組合與民族民間文化內涵的表達

篇3

【關鍵詞】燈光設計;舞臺空間;手段

中圖分類號:TM923.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2-0111-01

一、燈光舞臺美術設計的原則

舞臺燈光設計首先要遵循強度或是亮度的原則,在舞臺上必須要有足夠的燈光,能讓觀眾看清楚舞臺,包括布景的顏色、景物和人物的外形,甚至是需要特別突顯的細節(jié)部分。其次要遵循分配原則,分配主要是指不同燈光射向舞臺的方向分配,主燈和輔助燈與舞臺中主角、配角、景物的分配,以及亮度和色彩的分配。最后要遵循節(jié)奏原則,也就是指光的運動這一要素,保證所選燈具和舞臺的劇情發(fā)展相融合。

要想充分地利用舞臺燈光所帶來的效果,就先要了解舞臺上的燈光的性質。舞臺燈光一般分為照明的基本光、人物光,不同的燈光所體現的作用不同,掌握其中的技巧就能提高藝術的質量。

二、舞臺藝術中的燈光控制技術

(一)舞臺燈光效果控制臺

舞臺燈光效果控制臺即控具及其相關聯器械,包括數字燈、LED顯示屏等。其中,兩臺燈光效果控制臺已經是主流,而且國內現在也在逐步地向著這種配置方案改變,以應對各種不同的舞臺的需求。

(二)控制信號傳輸

控制臺是通過控制信號來控制燈光的,因此,控制信號的傳輸在舞臺控制系統(tǒng)中尤為重要。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模擬傳輸標準和多路數據傳輸協議,但其能力比數字傳輸能力小得多。

(三)媒介的融入

當代科技創(chuàng)造的化學、液晶、電子、激光等各種發(fā)光材料,不受傳統(tǒng)意義的舞臺設計所限制,對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推進作用,使其對反映外在光色信息的規(guī)律以及色彩本質有更深的了解。人對色彩的感知不僅包括光色感情及感覺,還有色彩的想象力。光色造型藝術和現有的藝術形式對比,既包含音樂的流動性,又包含傳統(tǒng)造型的穩(wěn)定性,觀眾看到色彩后開展想象,從而貫穿多個時間的畫面,體會到光色所表現出的情感。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通過想象使其空間與時間不會受到過多限制,所以藝術想象力,如空間疊加、單色行、方向性等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將時代性賦予舞臺燈光設計,使光色造型藝術提升人們的審美素質。

三、舞臺燈光的時代性及特征分析

縱觀藝術的發(fā)展史可以發(fā)現,各個種族、地域和時代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式直接受到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在18世紀末的戲劇舞臺上,演出主旨是將真實生活再現給觀眾,因此不僅表演要貼近生活,舞臺燈光設計也是對實際生活燈光的模仿;日益強化演出之后,鏡框式舞臺燈光的照明系統(tǒng)就形成了,上部頂光與正面射來的光組成照亮布景與演員的光線。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該系統(tǒng)中的燈具實現了兩個系列,即泛光和聚光,可對舞臺燈光的明度、光色和光區(qū)進行控制,將真實生活環(huán)境更好地再現,甚至能表現出動態(tài)的感覺,用特技幻燈展現海、電、雷、雨、風等自然活動形象。由此,在戲劇演出中舞臺燈光設計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它的作用除了照明之外更重要的是再現舞臺活動空間與動態(tài)造型,可以使現實物象再現于舞臺演出中,其表達能力逐漸豐富,成為了舞臺演出的一個重要藝術元素。感覺的發(fā)現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的前提,藝術家敏感地體會到自然光色的改變,并將其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造中,舞臺燈光設計是其對真實生活燈光的反映。

隨著戲曲藝術、科學技術、劇場建筑的發(fā)展,色彩在舞臺燈光中的融合性越來越自然,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色彩在舞臺燈光中的冷暖、強弱的轉變直接影響著整個舞臺演出的節(jié)奏。

參考文獻:

[1]趙紅杰.淺析舞臺燈光控制技術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0).

篇4

關鍵詞: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控服務器;組件;UML;XML

中圖分類號:TP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373X(2008)20092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Server Component i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MO Guoqing,WANG Kexue

(Institute of Command Automation,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210007,China)

Abstract:A model based on component for control server of video surveillance is presented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such as low-level reusability.This component based on XML message mechanism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fter its functions analysis and modeling in UML.The testing also proves its good performance of reusability,expanded and esy to upgrade.

Keywords: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control server;component;UML;XML

1 引 言

目前視頻監(jiān)控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開發(fā)卻面臨著成本高,周期長,擴展性不好的問題。采用組件化的可重用開發(fā),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在軟件產業(yè)中,基于組件的技術是當前的熱點。組件化軟件要求需求、體系、設計、實現的模塊化,將現在大型而單一的系統(tǒng)轉化為模塊化結構,從而獲得更好的適應性、可測性及可維護性。UML(統(tǒng)一建模語言) 是一種定義良好、易于表達、功能強大且普遍適用的建模語言,支持面向對象程序開發(fā)中的分析、設計各階段。Microsoft的C#語言是開發(fā)組件的有力工具。而XML語言具有的自描述性、開放性使它稱為信息交換的強大途徑。

2 監(jiān)控中心的結構

伴隨著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也在不斷變化。但目前的網絡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中心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如圖1所示。監(jiān)控中心管理控制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運行,而主控服務器是監(jiān)控中心的樞紐。它負責管理系統(tǒng)內的用戶、設備,數據庫訪問,處理用戶請求,控制消息的處理和轉發(fā),視頻流的調度,對系統(tǒng)運行參數進行配置管理等。

監(jiān)控中心各部分功能相對獨立,可以單獨開發(fā)為組件,通過消息傳遞實現系統(tǒng)功能。

3 主控服務器組件的設計

3.1 功能模塊設計

在進行詳細的領域需求分析之后,一般的,主控服務器按照功能可以分為幾個模塊,如圖2所示。

(1) 消息處理模塊。

主控服務器的核心功能是處理系統(tǒng)內的請求消息,并依據從消息中解析的信息調用相應模塊處理請求。

(2) 用戶管理模塊。

用戶管理模塊管理系統(tǒng)所有的用戶信息,包括驗證用戶、查詢增加刪除用戶、修改用戶密碼、權限等功能。用戶最初登錄需要驗證用戶身份,由用戶管理模塊查詢數據庫并返回是否允許登錄和用戶的權限。用戶管理模塊接收消息處理模塊提交的用戶請求,進行相應處理后,調用數據庫模塊寫入數據庫。

(3) 設備管理模塊。

設備管理模塊管理系統(tǒng)所有的設備信息,包括查詢設備信息、增加刪除修改設備、監(jiān)控設備運行狀態(tài)、設備注冊和注銷等功能。在設備運行期間,要定時向主控報告狀態(tài),如果超時未收到報告,主控要問詢,如果超時未回答,則標記故障。

(4) 系統(tǒng)配置模塊。

系統(tǒng)配置模塊在系統(tǒng)第一次運行時對系統(tǒng)運行的參數進行設置,包括各個設備的IP地址、端口號,設備類型等。

(5) 實時預覽模塊。

實時預覽模塊處理用戶請求,協調流媒體服務器,監(jiān)視墻服務器,DVR等設備建立流傳輸通道,實現對前端監(jiān)控點的實時在線預覽,并可根據需要隨時將圖像在大屏幕墻上播放。

(6) 錄像回放模塊。

錄像回放模塊可以在本地流媒體服務器上或者遠端DVR上按照用戶條件檢索錄像文件,并能夠回放用戶選定的錄像并可根據需要隨時將圖像在大屏幕墻上播放。

(7) 網絡傳輸模塊。

網絡傳輸模塊接收網絡到達的請求信息并提交給消息處理模塊,還負責收集主控服務器產生的各種控制信息并發(fā)送到對應的接收方。對傳輸的控制信息進行加密,解密處理為上層提供一個透明的可信的網絡傳輸環(huán)境。

(8) 數據庫模塊。

數據庫模塊所有對數據庫的訪問操作,查詢、添加、刪除、修改記錄等操作都提交給數據庫執(zhí)行,避免了對數據庫直接訪問可能帶來的破壞和不安全問題。

3.2 主控服務器組件的類設計

在用例、場景分析和模塊設計之后,可以將主控服務器組件用UML語言建模為如下的幾個類:

controlcenter類作為主控服務器組件的實現類。它還聚合了sysconfig,usermanage,devicemanage,messagecenter,vidoeplay,dbproxy,trans等幾個類,分別對應于系統(tǒng)配置、用戶管理、設備管理、消息處理、錄像回放和實時預覽、數據庫、網絡傳輸等幾個模塊。類的方法實現了對應的功能。

3.3 數據庫設計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數據庫主要用來存儲系統(tǒng)用戶信息和系統(tǒng)設備信息,因而存儲數據量不大,訪問也不很頻繁。系統(tǒng)的用戶、設備信息分別存放在數據庫中的2張表,usermanage和devicemanage。結構如表1,表2所示:

用戶表共3個字段:用戶名username(主鍵,字符串,非空),密碼pwd(字符串,非空),權限role(兩種 admin,operator,非空)。

設備表共10個字段,設備ID device_ID(主鍵,數字,非空),設備名device_name(包括流媒體服務器,監(jiān)視墻服務器,DVR,主控服務器等,非空),設備類型(字符串,板卡類型,可空),上線時間start_on( 日期時間類型,可空),下線時間end_on(日期時間類型,可空),當前狀態(tài)state(online,offline,fail)。設備類型記錄了設備所采用的視頻板卡的制造商和類型,而設備ID的命名則采用XXXYYY的形式,即網號加上本網內設備號的形式。其余字段分別表示設備在監(jiān)控中心內網或者整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內的IP地址和端口號。

3.4 消息設計

系統(tǒng)中的所有消息都采用XML描述。XML具有與編程語言、平臺無關,自描述,并且易于擴展等眾多優(yōu)點,是目前主流的消息描述的方法。

生成XML消息后,提交給網絡傳輸模塊發(fā)送。而網絡傳輸模塊將接收到的消息提交給消息處理模塊。消息就是一段XML語句的片段根元素為MESSAGE,還包括以下元素:消息的ID、消息的內容。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其他元素。見示例如下:

消息: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ESSAGE>

<ID>100</ID>

<TIME>2007.12.10 21:21:00</TIME>

<BODY>aaa</BODY>

</MESSAGE>

當接收方在收到消息后,會完整地讀出這段XML語句,并可以從中依次解析出需要的信息。這個消息的ID是100,消息的時間是2007.12.10 21∶21∶00,消息內容是aaa。如果消息內容還包括多項,則可以包含多個BODY元素。

4 主控服務器組件的實現和測試

組件采用.NET Framework 2.0,C# 語言和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實現。采用技術連接數據庫。XML是把綁定到其他語言中的方式,是為在XML環(huán)境中工作而設計的。XML用來在應用程序和數據庫之間傳輸數據,而使用XML進行傳輸。組件的實現有力的證明設計的正確性。

在理想情況下,當編寫好代碼時,代碼會在各種情況下恰好完成預期的工作。可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因此從幾個方面來測試組件的工作是否正常。通過在多種語言環(huán)境里創(chuàng)建使用組件的程序來測試組件的多語言支持性。通過修改組件方法來版本號更高的組件,并用新的組件代替原來組件,根據程序能否正常運行來測試組件的易升級性。

5 結 語

針對目前視頻監(jiān)控軟件開發(fā)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視頻監(jiān)控管理平臺組件化的設計中主控服務器的設計與實現方案。由于采用組件化的設計和XML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重復開發(fā)、復用程度低、擴展難的問題。組件的實現和測試證實了設計的正確性,也表明組件具有良好的可復用性,易升級性和擴展性。

參考文獻

[1]Clemens Szyperski.構件化軟件:超越面向對象編程\.王千祥,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

[2]斯蒂爾.基于項目的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研究方法\.賁可榮,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3]曾春平.XML編程從入門到精通\.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2.

[4]唐旭輝,方勇.基于.NET的下一代網絡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微計算機信息,2005,21(1):49-50.

[5]賀星,趙問道,陳惠芳.網絡級聯型視頻監(jiān)控服務器的設計與實現\.電視技術,2006(1):90-92.

篇5

關鍵詞:微控制器;舞臺燈光;控制

在學校、企事業(yè)等單位舉辦文體晚會時,播放音樂、置換燈光是主辦活動的組織人員感到較難掌握的一件事,往往會搞得手忙腳亂,甚至于迫使活動中斷。燈光是舞臺藝術的靈魂。燈光語言需要隨時配合節(jié)目主題、劇情、場景的變化而變化。作為燈光系統(tǒng)的指揮中心,控制系統(tǒng)的可靠與否,直接影響到整臺演出的燈光效果和質量,影響到整個演出能否順利完成。而這些藝術效果通常是以光的亮度、光的色彩等表現手段及其動態(tài)組合來體現的。所有這些光的效果都必須使用燈光控制設備對燈具實施良好的亮度控制、色彩變換等控制才能實現。

由于舞臺上用燈量大,相應就需要有較多調光器。為了能有效地控制眾多的調光器,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將它們集中起來控制,以滿足演出中對燈光的良好控制。

雖然手動控制器在目前已不是先進設備,但作為應用最廣泛的燈光控制器,它還在各種中小型舞臺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所以對其進行自動化改進有著很好的前景。而系統(tǒng)體積小,集成度高,處理速度快,有多個輸入輸出接口,通過編程,可同時控制多種外設,已深入應用到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適合利用技術對手動控制器進行自動化設計。

通過對實際需求的分析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提出一種基于微控制器舞臺燈光控制器硬件系統(tǒng),系統(tǒng)框圖如圖1所示。

圖1系統(tǒng)結構框圖

本系統(tǒng)設計原理如下:

一、對音樂進行分析,選出音樂頻段內具有代表性的幾路不同頻率,最終來控制燈光的顏色,同時,選定某一固定頻率(如1KHz)來控制燈光的亮度。據此設計一組對應不同頻率的帶通濾波器,然后由調音臺或其他音源引出音頻信號,對其進行多路帶通濾波,得到預定的幾路不同頻率的音頻信號,經適當放大后分別同時進行A\\D轉換,將轉換后得到的數字信號輸入到微控制器。

二、由微控制器對輸入的多路數字信號進行處理,作為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需要設計信號處理程序,對輸入的信號進行分析,計算各路信號的強度或能量,挑出強度最大或能量最強的一路信號并輸出,由多路數據選擇開關輸出后進行D\\A轉換,并輸出各路信號到對應的控制電路來確定燈光的色彩,同時,微控制器直接將選定的固定頻率的信號送至燈光亮度的控制電路來確定燈光的亮度。

三、控制電路部分:由多個控制電路構成,根據各路信號的控制變換相應燈光色彩和亮度。

此外,該控制系統(tǒng)還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實現方便、快捷地輸入控制數據(燈光變化程序);

2、實現各種燈光控制數據的儲存;

3、實現方便、多樣的重演功能和靈活的應變手段;

4、實現數據(燈光變化程序)的隨時修改。

最后,該系統(tǒng)能實現手動和自動兩種操作模式,在自動模式下能實現由音樂頻率控制燈光的顏色,由音樂的幅度控制燈光的明暗程度。

本文只提出了該系統(tǒng)的一種基本功能構成,要想實現該系統(tǒng)所提出的預期,還有大量的軟、硬件方面的工作要做,需要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細化方案設計,實現各分立相關模塊的功能,最后在連接各功能模塊進行綜合調試。

參考文獻:

周健.基于音樂特征識別的燈光控制系統(tǒng)研究.2007

鄧和蓮,梁平原.單片機在音樂節(jié)奏識別燈效系統(tǒng)中的智能控制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8(4)144-146

翁樂煒.一個3D虛擬舞臺燈光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2007

篇6

關鍵詞:供應鏈;可視化;物資監(jiān)控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of the South China Power Grid,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latfor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aterial suppl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jec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nitoring platform provides data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ool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material supply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Keywords: Supply chain; visualization; material monitoring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電網企業(yè)既是傳統(tǒng)企業(yè),也是現代企業(yè)。是傳統(tǒng)企業(yè),表現在電網企業(yè)的建設經歷了幾十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歷經了初創(chuàng)、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工具、方法和技術都在不斷地更新和進步,才有了今天的輝煌的成績。另一方面,電網企業(yè)也是現代企業(yè)。這主要表現在電網企業(yè)的投資規(guī)模大,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工程建設復雜、周期長,對項目管理和技術管理要求高;電網企業(yè)的工作崗位,均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資格和認證,對人員素質要求高。因此,傳統(tǒng)和現代相結合的特點注定了電網企業(yè)在日常業(yè)務管理上的特殊性。

電力物資的供應具有顯著的特點。電力建設工期長、工程復雜、涉及單位多。參與建設的單位既有電網企業(yè)、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還有供應商、配送商和上下游的企業(yè),因此,就物資供應而言,如何保證在合適的時間,將正確的合格的物資、移交到正確的地點,始終是企業(yè)面臨的重要事項。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多依賴于人工方式,以電話、郵件、QQ等方式,跟蹤和督促貨物資的交付,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物資供應過程中交流的障礙,但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尚缺少全業(yè)務和全流程視角的監(jiān)控,如何對全過程進行可視化的監(jiān)控及數據的分析,是物資管理工作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

智慧型供應鏈的核心是供應鏈中的成員在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高效協同,消除不對稱信息孤島,最終從根本上解決供應鏈效率問題?;谥腔酃湹奈镔Y供應全過程監(jiān)控正在為供應鏈管理領域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該監(jiān)控機制具借助大數據和可視化的理念,有效改善物資供應全過程的效率和透明度,確保及時、準確地掌握物資供應全過程的真實情況,可以顯著提高電力物資全生命周期效率和準確性。

1.物資監(jiān)控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電力物資管理是一項基礎工作,牽涉到工程建設、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內容。加強電力物資工作,需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對物資采購供應過程實行有效的監(jiān)控,更好地滿足工程建設需要,更好地服務于企業(yè)的生產和經營管理,追求物資供應的協調性與及時性、庫存管理的合理性、物資質量及物資服務的優(yōu)質性。

基于歷史條件建設物資管理系統(tǒng),實現了需求、采購、履約及出入庫等基本流程管理。但仍存在如下問題: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跟蹤監(jiān)控機制未達到智慧型供應鏈的要求;未建立相應動態(tài)監(jiān)控模型,未實現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工作時限設計、及時預警與動態(tài)提醒以及從信息系統(tǒng)中取數的邏輯。為了更好地滿足生產及工程物資供應需要,僅僅實現基本的流程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隨著電網資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企業(yè)對過程監(jiān)控的精細化管理手段和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相應的專業(yè)創(chuàng)新技術手段,提高智慧供應鏈的物資供應全過程監(jiān)控水平,實現物資供應管理各流程、各節(jié)點之間流程的高效運作及動態(tài)監(jiān)控。已成為電網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

為了更好地滿足生產及工程物資供應需要,需要建設基于智慧供應鏈的物資供應全過程跟蹤機制建立,通過物資流程監(jiān)控,物資動態(tài)指標監(jiān)控,流程管理與優(yōu)化,獲得最快速最完善的圖文和報表輸出,從而使得物資供應全過程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大大提高企業(yè)管理的效率。

2.物資監(jiān)控的設計框架和功能

根據物資監(jiān)控平臺的目標和要求,需要建立物資供應全過程跟蹤機制,通過信息系統(tǒng)的可視化業(yè)務監(jiān)控,使物資供應全過程信息一目了然,現物資供應全過程動態(tài)跟蹤監(jiān)控,有助于實現物資供應管理的集中、規(guī)范、高效。因此,對于設計的框架規(guī)劃如圖1所示。

2.1 項目物資供應監(jiān)控

以需求計劃申報單位部門作為統(tǒng)計維度,以需求計劃單的審批完成時間作為計算時點,統(tǒng)計各個專業(yè)管理部門(如基建、營銷等)申報的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發(fā)中標通知書的、已簽訂合同及采購金額、已經到貨、已完成供貨的明細。統(tǒng)計需求部門申報的物資需求,供應中的明細數(以及紅黃灰綠燈數);以及各個環(huán)節(jié)處理中的需求明細數。可以往下鉆取對應的需求計劃明細清單,如圖2所示。

2.2 儲備采購供應監(jiān)控

以需求計劃明細申報的虛擬項目作為統(tǒng)計維度,以需求計劃單的審批完成時間作為計算時點,統(tǒng)計年度累計或各個月份申報的儲備物資申購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發(fā)中標通知書的需求、已簽訂合同的需求、已經到貨的需求、已完成供貨的需求。

統(tǒng)計各個虛擬儲備項目各個月份申報的物資需求,供應中的明細數(以及紅黃灰綠燈數);以及各個環(huán)節(jié)處理中的需求??梢酝裸@取對應的需求計劃明細清單,如圖3所示。

2.3 閑置物資可視化監(jiān)控

在統(tǒng)計供電局的閑置物資庫存,可以按照單位部門、物資類別、項目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合閑置物資產生量、再利用量進行綜合統(tǒng)計分析,為進一步提升閑置物資的管理提供數據分析支撐,如圖4所示。

2.4 績效指標看板

統(tǒng)計物資供應全過程中的物資管理指標,指標共8個,分別是:需求計劃準確率、特殊需求采購率、合同簽訂及時率、物資采購集中度、七天準時供貨率、庫存儲備金額占比、常規(guī)儲備物資庫存周轉率、閑置物資再利用率,展示各指標當期的指標值、同比、環(huán)比。指標的統(tǒng)計周期、計算公式、取數規(guī)則以南方電網公司公布的指標卡為準。

示例(如):

指標名稱:需求計劃準確率

統(tǒng)計周期:季度

指標公式:(1-n/d)×30%+k×70%

計算邏輯:

d:物資需求計劃總條目數量。在統(tǒng)計期間內完成采購的非框招的所有物資需求計劃總條目數。

n:錯誤的物資需求計劃條目數量。在d的范圍之內,并且發(fā)生過退回的需求計劃明細條目數。

K:框架協議執(zhí)行率。

當k為[80%,120%]時,k=100%;

當k120%時,

k=∑所有標的[(1-|單個標的實際采購數量-該標的需求預測數量|/該標的需求預測數量)/80%]/標的總數量×100%

當k

可視化監(jiān)控界面如圖5所示。

2.5 業(yè)務單據辦結效率監(jiān)控

統(tǒng)計昆明供電局的關鍵業(yè)務單據審批的辦結效率,10種單據類型包括:需求預測單、需求計劃單、采購報告單、采購合同、履約問題單、到貨抽檢任務單、入庫單、出庫登記單、儲備方案、閑置物資入庫單。統(tǒng)計的維度包含單據數量、審批時長(各單位、節(jié)點)、審批完結等,如圖6所示。

3.管理效果提升

以云南電網昆明局為試點應用,通過對電力物資供應的全過程監(jiān)控,加強了網、省、地市(縣)各級單位的縱向協同,有力地促進了智慧供應鏈的建設。降低了溝通的成本,提升了企業(yè)的效率,提升了員工的滿意度。為南方電網物資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價值的經驗。

參考文獻

[1]張富杰.淺析電力物資管理的過程優(yōu)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5):182-83.

[2]韓智海.電力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6):228.

[3]董定邦.關于電力企業(yè)物資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探究[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6(4):14.

[4]楊燦魁.基于大數據的供應鏈管理全過程決策分析體系探索[J].機電信息,2016(36):138-39.

[5]崔巍,秦東,劉富榮.電力物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2):86-87.

[6]鄭勇鋒,陳慶.流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企業(yè)流程標準化中的應用實踐[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6,14(4):154-59.

[7]李楊,伍常炎.電力企業(yè)供應鏈監(jiān)控預警機制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8):67-69.

[8]李志民,趙一丁.基于工作流的大型倉庫物流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6(6):66-69.

篇7

中運用的意義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新聞、廣播、廣告信息每天從人們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流”過,卻很少被人記住。對于現代商業(yè)空間的設計者來說,怎樣在空間布局、色彩等藝術手段上加強空間藝術的表現力,提高受眾的感官享受,讓人過目不忘,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的商業(yè)空間設計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信息全球化的快速擴展,眾多國外的不同設計風格蔓延到中國,為中國的商業(yè)空間設計提供了眾多新的元素。然而,在當前的商業(yè)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面臨的難題是通過設計使消費者的動機與消費行為整合起來,營造一種獨特、新穎的商業(yè)展示空間,滿足顧客的心理需求和審美體驗。21世紀以來,新媒體藝術興起,它作為一種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手段,變革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正逐漸滲入現代商業(yè)空間設計領域,對商業(yè)空間的設計方法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新媒體藝術在現代商業(y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增強商品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性。

二、新媒體藝術的類型及特征

對新媒體藝術進行分類,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領域及相關范疇,大概可以分為數字藝術、移動藝術、網絡藝術、互動藝術、裝置藝術等。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征體現在:

1.互動性新媒體藝術本質上是信息的雙向傳播和交流,新媒體藝術借助科技手段,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藝術中受眾被動接收傳播信息的單向傳播方式,讓人與物化的傳播媒介相互影響和交流。受眾可以通過對媒介的觸摸、身體移動、發(fā)聲改變作品的進程、造型甚至意義。這種互動特征使藝術作品與受眾之間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關系,受眾在面對新媒體藝術作品時,主動參與到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對作品的欣賞。

2.非線性非線性的編輯方法是新媒體藝術在信息編輯形式和創(chuàng)作理念上的一種靈活多變、動態(tài)的信息編輯形式。新媒體藝術的敘事打破了傳統(tǒng)敘事線性的局限,引入了開放、能動、可變的時空語言。新媒體藝術的敘事特征主要表現為即時性、游戲性的開放結構。在這種敘事結構中,藝術設計者、參與者被允許在一個平等共享的語境下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構藝術作品的敘事關系。

3.虛擬性新媒體藝術憑借數碼技術實現了受眾對現實環(huán)境的虛擬重構。虛擬性使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發(fā)生轉變。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營造一種視覺、聽覺、觸覺類似真實場景的虛擬時空環(huán)境,為受眾創(chuàng)造一個以人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構想性的三維信息空間。

三、新媒體藝術在不同商業(yè)空間設計中的運用

1.新媒體藝術在商業(yè)舞臺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在舞臺設計中,新媒體藝術的運用革新和突破了傳統(tǒng)舞臺藝術設計的呈現形式,它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新奇、多元化,為觀眾營造了現代科技和超凡藝術魅力兼?zhèn)涞囊暵犑⒀?。新媒體藝術在商業(yè)舞臺設計中運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術、3D技術和虛擬實現技術。LED技術主要運用于商業(yè)空間的背景屏幕的藝術建構和創(chuàng)作,它的展示方式靈活,使得舞臺設計更加方便和華麗。隨著數字技術的發(fā)展,3D技術越發(fā)融入人們的生活。舞臺空間的3D技術可以凸顯舞臺設計的立體感和景深感,可以為觀眾營造極強的時空沉浸感和場景構想感?;谔摂M互動系統(tǒng)的虛擬現實技術,讓舞臺空間設計得到更大的拓展。虛擬現實技術在商業(yè)舞臺空間中的運用,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虛擬世界與舞臺現實環(huán)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時空,有著極強的視覺沖擊性。近年來,舞臺空間設計已經開始嘗試使用影像與互動媒體技術作為敘事的表現手段。

2.新媒體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公共空間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間。城市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審美的文化表達。新媒體藝術隨著網絡科技的發(fā)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間設計,在豐富人們視覺空間的同時,也增強了大眾的參與性,成為城市生活審美化的重要途徑。其表現方式主要是裝置藝術、多媒體和互動技術。

篇8

關鍵詞:電影;空間環(huán)境設計;室內場景;影響;效果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2-0015-011.電影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的概念

1.1最初的空間設計的概念,只是單純地局限于室內的裝飾,是指"房子裝修完畢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換、易變動位置的飾物與家具,如窗簾、沙發(fā)套、靠墊、工藝臺布及裝飾工藝品、裝飾鐵藝等,對室內的二度陳設與布置以及布藝、掛畫、植物等等。"各種家居飾品,比如墻紙、相框、掛鏡、掛鐘等等,都是可以移動的裝飾品??臻g設計的藝術,可以體現主人的審美觀,營造了一種舒適且高質量的生活。

1.2后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空間設計不僅僅體現在室內裝飾上,開始延伸到城市空間設計、展示形式、園林設計、電影場景設計等。城市空間設計體現在城市環(huán)境和建筑的布局、建筑的群體形象上;展示設計則體現在像博物館、汽車展示、服裝秀上等等;園林設計重點在于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上,特別體現古代中國人曲徑通幽的喜好;電影場景設計則是本文要著重闡述的方面。

1.3人們之所以喜歡看電影,最突出的原因是享受電影畫面帶來的視覺美感。各種各樣的電影場景,或是驚艷夸張的人物著裝,或是柔和溫馨的燈光效果,或是光怪陸離的背景場景,這些都是電影中各種場景帶給觀眾的感受。電影本身就是由各種各樣的空間組合而成的畫面,電影離不開空間設計藝術。

2.空間環(huán)境設計在電影室內場景中多層次地應用

影視藝術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主要包括了三種時空的藝術(即詩歌、音樂、舞蹈)和三種空間藝術(即建筑、繪畫、雕塑),影視藝術是一種混合型的藝術,是一種對傳統(tǒng)藝術上的再創(chuàng)造和再塑造。從某種意義上講,影視藝術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于影視藝術是集合了之上三種時空藝術、三種空間藝術的視覺藝術和其他的單獨的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這也是其他的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和超越的。那么電影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則主要是在于塑造電影的視覺藝術效果。這種電影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形態(tài),豐富并完善了電影的層次感和藝術內涵。

2.1電影空間環(huán)境設計中的建筑藝術 。正如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大師布魯諾•塞維利亞所寫的《建筑空間論》中對空間建筑的明確闡釋和分析,他在這本書中大致是這樣說的,"空間,空的部分,建筑應當是主角,這是極其合乎我們的建筑規(guī)律的"。他還指出,建筑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它還是一種對藝術生命的理解和對生活的享受,它所反映的已經不再是基礎的藝術形式而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展示,對生活環(huán)境、對生命舞臺的展示。在電影影片中,建筑空間、門、窗戶、柱子、墻等作為建筑元素的一部分都可以也應該融入電影的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之中,當然,這并不是指我們不需要考慮到電影影片的劇情、電影影片的主題等方面,相反,我們更需要的是再仔細斟酌電影影片的劇情、電影影片的主題等方面之后再對電影影片的空間環(huán)境進行設計的。

2.2電影空間環(huán)境設計中的環(huán)境藝術 。電影場景設計僅僅就藝術設計的意義來講,它主要說的是空間上的視覺藝術設計和環(huán)境藝術的設計,包括平面設計、環(huán)境設計、展覽展示空間設計、裝飾藝術、娛樂空間和其他設計元素和語言。那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的提高,我們對電影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上的研究和實踐也在日趨增加,例如,我們在設計以及材料上的應用方面,我們使用光和空間在互動的角度上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電影影片的室內場景,我們還在多變的、可變的空間上來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視覺設計影響因素和它們之間的人類活動關系……也就是說,我們現代的電影影片的空間環(huán)境設計已經相當的豐富和完善,這就為我們在電影影片中應用這些電影空間環(huán)境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和直接、間接的有利影響。

篇9

利用群體空間的內部環(huán)境,有效地導入外部環(huán)境的氣流,綜合解決建筑空間的通風和防熱問題。建筑空間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其空間形式反映出氣候適應性的策略,在不同的建筑群體和不同的空間環(huán)境下,建筑學在物理方面所體現的空間價值和氣候適應性,是建筑空間設計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建筑空間節(jié)能現狀

一方面: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使得能源消耗速度不斷加快,工業(yè)能耗、交通能耗、建筑能耗已經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戶。我國在建筑行業(yè)的能源消耗較高且能源的實際利用效率很低。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缺少完善的建筑節(jié)能法律法規(guī),雖然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等相關法律,但是沒有明確指出在建筑節(jié)能這方面的法律條例,所以導致現在建筑節(jié)能工作基本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國家提倡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在建筑行業(yè),可再生資源的應用情況依然不明顯,國家政府部門開展大規(guī)模的建筑節(jié)能工作,是采取先城市后農村,先新建后改建,從北向南逐步推進的策略。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筑節(jié)能仍然停留在初始階段,并沒有有效地開展各項工作。

三、建筑節(jié)能策略的空間設計

在建筑實踐中,建筑技術和科學成果為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提供了豐富的可能。由于現在建筑受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建筑整體的能源消耗較大,為了維系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筑節(jié)能設計的出現,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建筑表層空間

建筑表層的設計關系到建筑內外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作為內外環(huán)境的界面,需要在設計技術和空間效果上發(fā)揮作用,現代建筑中提到的“雙層表皮”是建筑節(jié)能設計的典型案例。例如,英國福斯特事務所在建筑空間設計方面有很多涉及建筑節(jié)能的作品,而且特別注重建筑表層空間上的設計和想象。在吉巴奧文化中心,結合當地居民對建筑通風設計的手段,同時結合表層技術的手段,使建筑空間設計根據室內氣候條件和室內環(huán)境的舒適度來維持,從而實現建筑空間的氣候管理和建筑節(jié)能。

2.建筑空間內系統(tǒng)

在建筑內部空間組織上,借鑒嶺南庭院布局改善建筑微氣候,然后根據傳統(tǒng)建筑布局的特點,把尺度不同的庭院帶到建筑組織中來,建筑內部通過各個板塊的相互滲透,營造建筑空間通暢,帶動室內外空氣流動。建筑空間的內部系統(tǒng)大多結合了氣候條件來分析的,在室內空間設計方面沒有太多的涉及,如何設計一個良好的居住空間,改善生活環(huán)境,實現建筑節(jié)能是每個人都要關注的問題。

四、建筑空間的節(jié)能措施

1.能源的利用

要將建筑空間設計建立在節(jié)能的基礎上,就必須充分加強可再生資源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使用力度。例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環(huán)保型能源,在我們生活的空間里,接觸最多的就是太陽能,相關的技術研究和開發(fā)利用也在不斷地深入,這也表明建筑空間與太陽能的有機結合。現代建筑中對空間設計人員在造價、安全舒適、健康環(huán)保、可適應性、可持續(xù)性等方面要求很高,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滿足人們需求的基本條件。

2.智能化技術的應用

在建筑空間設計中,充分采用智能化技術,智能技術可以通過各種電器設備進行最優(yōu)化的節(jié)能控制模式,從而降低建筑電能消耗,調節(jié)室內空間的溫度和濕度,大大提高了室內環(huán)境的舒適度。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智能化技術是綠色節(jié)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建筑空間設計的意義

其一,人對空間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也不斷增加,要充分認識和理解空間的意義,需要借助建筑空間的認識才能夠實現。建筑空間設計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事態(tài)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不同的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上的行為與思想。其二,建筑設計不只是藝術,它反映生活、啟發(fā)生活、改變生活,創(chuàng)造節(jié)能的空間設計是現時代所追求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促進節(jié)能環(huán)保事業(yè)成功的關鍵因素。其實,建筑空間設計的真正意義是把它作為展現我們生活的舞臺。

六、結語

篇10

關鍵詞:室內設計;視覺心理;體現方式;研究整合

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中,室內空間的設計需要全面提升其整體品質,室內設計需要滿足人們對心理學的需求。由于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視覺,因此設計人員在室內設計中,需要將視覺效果的認知作為基礎,運用視覺心理的整合理念,結合室內設計方式,進行精神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藝術元素的運用,為室內設計提供依據,從而為室內設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支持。

1視覺心理學的基本特點

1.1自固體的優(yōu)越性特點。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美的需求也逐漸提升。通常狀況下,人們的視覺神經系統(tǒng)在捕捉外界事物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對于靜止的事物,人們的視覺系統(tǒng)會受到正在運動事物以及場景因素的影響;②對于顏色艷麗的事物及場景,人們的關注度會提升,也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因此,在室內設計中,需要注意心理學本身的優(yōu)勢性,充分展現出視覺心理的自固優(yōu)越性[1]。1.2空間設計的局限性。在視覺空間局限性因素分析中,空間設計所呈現出的狀態(tài)并不是局限性的,但是人的眼睛在水平方向的視覺范圍為120°時,會將眼睛中線作為基準。通過對垂直方向的分析,設計時,可以將視平線上50°,下70°的距離作為室內設計的重點表現區(qū)域,從而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1.3視覺心理中的錯覺特點。在對外界事物分析中,容易受到光影、眼膜以及自身相關因素的綜合性影響。因此,在室內場景設計中,要充分考慮人的視覺錯位問題。人在觀看有序水平圖像時,往往注重視野的廣闊性。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利用鏡子,使人產生空間擴大的錯覺,滿足人視覺上的享受[2]。

2室內設計中視覺心理學的體現原則

2.1格式塔心理學的視覺理念。在對視覺判斷以及閱歷感受分析中,需要在不同方面認識的審美取向,通過對所處環(huán)境和接受信息等內容的綜合性分析,從而產生的心理變化。在視覺藝術分析中,需要明確視覺心理的積極作用,通過對服務對象的整合分析,將室內空間的視覺結構進行調整,充分滿足格式塔心理學的概括能力。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原則:①簡化原則。在格式塔心理學分析中,需要通過對區(qū)域的分析,進行簡單化、平衡化以及規(guī)則化的組織整合,全面提升室內空間的視覺效果;②整體原則。在格式塔分析中,通過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可以充分保證室內設計的科學性[3]。2.2室內設計中視覺心理學的完形法則。理念主要原則:①圖與底,在室內空間設計中,通過對視覺中視點不確定性和巧妙性的經營管理,提高對圖與底正負關系的轉換,保證室內空間設計的安全性;②對稱性原則。在上下左右圖形分析中,充分保證室內空間設計的對稱性。在空間實質性設計特點確定中,保證視覺設計的核心原則;③群化原則,在群化確定中,需要做到以下內容:首先,相似性。在相似性原則分析中,使用室內設計中的多種理念,通過對室內空間設計特征的分析,心理學對大小、形狀以及顏色等綜合性因素的確定,進行空間設計相似性原則的整合,提升室內設計的基本價值;其次,閉合性。在傾向性室內空間設計中,需要將其作為一個完整性的圖形,保證室內設計的視覺心理設計理念;④完形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則。通過對相屬問題的分析,可以保證空間設計整合的基本需求,保證室內心理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3室內設計中的視覺心理學體現方式

3.1室內設計中的錯覺性運用。室內設計需要注意室內設計的基本原則,通過視錯覺特點的分析,可以提升心理學的認知理念,使人們在該種背景下產生一定的錯覺,增強空間的視覺性體驗。同時,對于室內設計人員而言,其作為空間設計的基本內容,可以充分利用視錯覺性理念來表達設計需求。例如,將垂直線運用到墻面設計上,提升空間高度的視錯覺。在室內地面以及墻面的設計中,可以通過顏色、光線的利用,營造良好的空間氛圍,提升空間的整體亮度,從而使人們產生房屋變寬敞的錯覺。3.2室內設計中空間局限性運用。人們的視覺存在著一定的角度特點,因此在室內設計中,利用人們的視覺會受到角度范圍的影響,通過對視覺空間局限性的分析,提高室內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在垂直空間設計中,其向上的視覺角度需要向下調整。在對室內地面以及墻面設計整合中,需要關注墻面以及地面區(qū)域的效果設計。例如,在電視機尺寸設計中,需要將電視中心位置與人視水平線進行整合,保證室內空間設計的科學性,滿足房屋設計的心理需求,提升室內空間設計的核心理念[4]。3.3室內設計中的優(yōu)越性運用。通過對室內空間設計原則的分析,需要將心理學特點作為核心,提升固有性的室內空間設計特點及核心原則,且在視覺心理學應用分析中,需將視覺優(yōu)先感以及選擇性強的特點作為設計核心,認識到空間設計中的差異性因素,滿足室內設計的動態(tài)化原則。通過室內設計,選擇固有性的優(yōu)越性,強化設計效果的整合特點,保證室內設計的基本需求。又如,在餐廳設計中,為突出餐廳設計的生機性,提高人們的注意力,并給人以美的感受。在餐廳設計中,需增強室內光線,對不同設計手法進行整合,實現材料與色彩的合理搭配,保證不同區(qū)域光線強弱的合理性,從而保證空間設計的理念,避免空間光線混雜現象的發(fā)生,確保室內空間設計的整體效果的和諧,提高人們對的環(huán)境的滿意度[5]。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室內設計中,為了實現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價值,需要將心理學的特征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將視覺錯覺、圖形構建以及空間局限性等因素更好的運用到室內空間設計上,從而為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同時,在此基礎上,也需要通過對室內視覺體驗的分析,更好的總結視覺心理學的價值及運用手法,從而達到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核心價值。

作者:陳慧 單位:廣州紅川林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郝婷.視覺心理學在住宅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5,(5):69-70.

[2]趙榕樹.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9):114+207.

[3]常美娜.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6,(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