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校管理制度調研

時間:2022-05-10 05:37:00

導語:寄宿校管理制度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寄宿校管理制度調研

近年來,我縣堅持“小學向中心校集中、初中向中心鎮(zhèn)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的三集中原則,學校布局調整力度空前,教育資源得到了整合,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辦學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辦學吸引力增強,辦學的優(yōu)越性逐漸顯現。不少學生家長舍近求遠,希望子女能到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學校就讀,農村中心小學實行寄宿制正迎合了教育需求的這一新變化,也是促進農村小學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全新實踐。2000年以來,全縣共撤并小學123所,初中2所,小學附設初中4處,高中2所。目前,我縣有中小學63所,在校學生22529人,其中寄宿制學校48所,寄宿生11833人。由于我縣地處山區(qū),區(qū)位偏僻,村落分散,在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創(chuàng)辦寄宿制學校的同時,也給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問題,突出體現在“吃、住、行”上,具體主要表現在:一是管理難。寄宿制學校尤其是小學1—3年級的學生,年齡均在6—8周歲,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差,稍加放松,便出問題。二是交通難。寄宿制學校周末學生放學時間集中,加上運力不足,營運班車普遍存在超載現象,另外一些自然村、行政村“有路無車”的現象也較為普遍,許多學生周末或放假時要走上十幾里、甚至幾十里的路,最遠的鎮(zhèn)木橋頭村離學校有30多公里,鎮(zhèn)庫坑騎馬崗離學校有20多公里,學生不安全,學校不放心,家長更不放心。三是吃菜難。寄宿制學校的食堂,大多只是為學生蒸飯,學生吃的菜都是星期日從家中帶來的咸菜、干菜,往往一吃就是一個星期,條件十分艱苦。針對這些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積極探索和采取各種措施,從最大程度上改善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二、寄宿制管理的探索與嘗試

(一)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2012年,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寄宿制學校管理難的現狀,制訂了《縣中小學校寄宿生管理實施意見》,對寄宿制學校的組織管理、隊伍管理、思想管理、寢室管理、餐飲管理、安全管理、文化管理等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并對生活指導教師的配備提出了具體意見,定期對寄宿生管理人員和生活指導老師進行培訓。今年以來,各校均配備了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寄宿生,在管理上明確職責,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并層層簽訂責任書。建立了學生周日到校簽到和就寢點名查鋪制度,發(fā)現情況及時與家長聯系。

(二)加強協調,確保交通安全

在寄宿生周末離校交通問題上,由運管、交警等部門協調,通過增加營運班次、中小學錯開放學時間等措施來緩解學生周末離校乘車難問題,同時教育學生不乘坐超載車輛和非客運車輛;學校對步行的學生建立路隊長制度,學生到家后,即由路隊長向學校打電話報告途中情況,確保學生返家途中安全,為學生編織了一張安全管理網。

東部崇山峻嶺,村落分散,車次較少,解決學生周末乘車難度較大,嶺頭鄉(xiāng)中心學校在這方面為全縣起了示范作用。該校是我縣東部規(guī)模較大的一所學校,自2012學年起中小學合并,創(chuàng)辦為全縣首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學生來自嶺頭、舉水、龍溪三個鄉(xiāng),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學生離家較遠,舉水、龍溪方向單線學生300多人,距離學校最遠的高達36公里。而往返舉水、龍溪的客運車輛又少,運力嚴重不足,再加上學生家長安全意識薄弱、車主贏利心切等原因,出現了周末部分學生乘坐無證無駕照三輪車、手扶拖拉機或嚴重超載車輛返家的現象,這給學生離校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隱患,也成為了所有寄宿制學校最大的安全問題。為了給學生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讓學生歡心,讓家長放心,通過“學?!\輸公司”聯手合作,創(chuàng)建了一條學生平安通道。每周末由學校負責組織學生離校,保證學生按規(guī)定有秩序地乘車離校;洲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負責按學校提供的需求保證運力,負責運輸安全;運管、交警部門負責對車輛運力的組織協調,同時加強安全監(jiān)督檢查,保證學生乘車安全;對因集中時間臨時調度運力造成車輛放空往返形成的費用,由政府給予適當的補助。西部鄉(xiāng)鎮(zhèn)如、竹口等中小學,通過錯開中小學周末放學時間來緩解學生乘車難問題。小學在周五下午提前上課,接送車在接送好小學學生后,再接送中學學生。

鎮(zhèn)小、鄉(xiāng)校、鎮(zhèn)小等寄宿制學校根據學生分布和往返路途遠近將走路的學生進行編隊,每隊由一名高段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路長,由路長帶隊,負責低段學生安全,學校也在每個村確定一個聯絡點,每路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到達后,由路長打電話向學校反饋或學校打電話向聯絡點了解學生途中情況;學期末開展優(yōu)秀路長評選,也提高了路長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隨著各鄉(xiāng)鎮(zhèn)康莊工程的實施,也給周末學生往返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確保學生往返安全,鄉(xiāng)政府、學校、工程隊以及學生家長就此召開了協調會,規(guī)定在工程施工階段,在周五、周日學生往返高峰期采取停工的辦法予以解決,同時在施工路段兩頭,分別由學校和家長負責接送,從而保證了學生往返安全。

(三)想方設法,努力改善學生生活

在學生吃菜問題上,各校通過多種途徑,以學生帶一點、家長送一點、學校燒一點等辦法努力解決寄宿生吃菜難問題。

鎮(zhèn)小出資向農民租地,建立蔬菜基地,既可作為學生生活勞動的基地,每周又可為學生免費提供一餐新鮮蔬菜。鎮(zhèn)小199名寄宿生每學期向學校交2斤黃豆,由學校負責加工成豆腐或小豆腐,每周四晚向學生供應;鎮(zhèn)小的166名寄宿生每周日返校帶一只雞蛋,學校每周三晚加工成蛋湯分發(fā)給學生。其他時間則由學生家長自發(fā)組織輪流向寄宿生送菜,以解決學生長期吃干菜的問題。

三、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的要求

(一)科學規(guī)劃,繼續(xù)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幾年來,通過中小學布局調整,實行規(guī)模辦學,已經收到了顯著的效益。根據城鎮(zhèn)化建設發(fā)展的要求,今后我縣仍將加快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力度,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編制《縣教育發(fā)展“十一五”規(guī)劃》,抓好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宿舍、餐廳等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學校硬件條件滿足寄宿制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二)各司其職,切實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管理

學生安全是家長和學校最擔心的問題,寄宿制學校要加強學生防范意識和安全知識教育,特別是加強學生在往返途中出現意外情況時如何采取應急措施的教育。交通運管部門在周末學生放學高峰時段加大運力投入,盡最大努力解決學生乘車難問題,同時加強對客運司機和經營業(yè)主的思想教育,要求經營業(yè)主要把完成學生的接送作為政治任務,要求司機不開超載車輛。公安交警部門加大監(jiān)管力度,尤其是學生周末放學時段對上路客運車輛的監(jiān)管,堅決查處超載、超速行駛的車輛。

(三)以獎代補,激勵寄宿制學校改善寄宿生生活條件

學校為學生免費提供蔬菜或為學生加工蔬菜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但也給學校增加了不少經濟負擔,因此,在對寄宿制學校的考核時,可以采取年終考核與平時調查了解相結合的原則,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在經費上給做得好的學校予以適當的獎勵和扶持。同時寄宿制學校一定要注意學生宿舍、食堂等設施的安全、衛(wèi)生,要建章立制,加強管理,及時消除各種隱患,杜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

(四)加強聯系,努力解決寄宿生吃菜問題

中小學布局調整后中心小學的辦學優(yōu)勢顯現出來,家長渴望孩子得到優(yōu)質教育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為了讓孩子安心接受教育,許多家長自發(fā)給學生輪流送菜,但是這一制度還不盡完善,有時還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因此,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建立健全家長集中送菜制度,通過學生帶一點、家長送一點、學校補一點的形式,確保學生每周吃上新鮮菜,從而保證學生健康生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