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論文
時間:2022-02-11 09:02:00
導語:英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聽力訓練成為中學乃至小學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怎樣訓練學生的聽力便成了值得討論的問題。在母語教學中從來沒有聽力課程的設置,因為學習母語是先學會說話,再學習認字和寫字的。此外,學習母語有足夠的語言環(huán)境來了解和熟悉自己的語言,而學習英語一般是從書面語開始,然后再接觸口語。盡管目前的學習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還很有限。因此,我們需要開設聽力課或安排聽力練習,增加學生接觸活的語言的機會,指導和幫助他們熟悉英語口語的形式,學會“聽”英語,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而能否恰當?shù)剡\用聽力策略來指導課堂教學,則是關系到聽力訓練成敗的重要問題。
一、聽力策略的提出
國外的資料表明,聽力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大致經(jīng)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在六十年代,學生聽力不好的原因被歸結(jié)為對語音系統(tǒng)了解不夠。教學的重點放在對不同元音組合的音節(jié)的分辨、語調(diào)的高低、重音的變化等語音信號的訓練上。
2.到八十年代,教學的重點轉(zhuǎn)移到對學生進行常規(guī)的聽力理解的訓練上。這里強調(diào)的已不是語音的辨音問題,而是對大段口頭語言的整體理解問題。
3.近十幾年來,對聽力過程的本質(zhì)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是有目的、有選擇地聽。一個全新的幫助學生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正在出現(xiàn),即聽力訓練的安排力求更貼近實際生活,更符合能力自然發(fā)展的過程。
4.同時出現(xiàn)的另一種方法是強調(diào)學生在聽力課上的小組活動,提倡聽者之間的互相幫助和協(xié)作活動。可以看出,教學的中心日益傾向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示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母語里所具備的能力。這種教學中心的確立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而且也能引發(fā)教師思考以下問題:如何使課堂上的聽力活動更接近于現(xiàn)實生活?如何使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在母語里已有的聽的能力?人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成功與否通常取決于其交際能力,而“聽”則是其中一項重要的交際技能。這里所說的“聽”指的是“傾聽”的技能,即為了獲取信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與他人分享某種情感,為了勸說或被勸說,人們要去“傾聽”。
實際生活中,為了提高“傾聽”的效果,人們往往根據(jù)不同的聽的目標采取不同的聽力策略。因此,研究這些聽力策略,對改進聽力課堂教學活動和訓練效果會有重要的啟示。
二、聽力策略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在課堂上的實際操作在聽力訓練中經(jīng)常使用的聽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種:為把握整體意思的聽(Globallistening),為了解某些具體信息的聽(Selectivelistening)和為學習所聽內(nèi)容而進行的精聽(Intensivelistening)。針對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學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也應選用不同的策略。幾種策略配合使用,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聽的活動中來,從而達到較好的聽力訓練效果。
GlobalListening
Globallistening聽力策略是為了把握所聽材料的整體意思。該策略成功的關鍵在于練習題的設計。有關Globallistening的練習題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引導學生做好聽前的預測活動;
2.幫助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詞、句上;
3.指導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線索克服聽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障礙,進行有效的猜測、聯(lián)想和判斷。
以上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做好如下聽前準備工作:
1.借助問題中的提示進行聽前的預測活動:利用問題中出現(xiàn)一些單詞預測故事中的人物和時間;讓學生猜測下面的故事情節(jié)等。這些聯(lián)想活動會使學生對要聽的內(nèi)容和相關的詞匯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避免聽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緊張心理。
2.通過問題的編排,不僅為學生提出了聽的具體任務,而且也為完成任務提供了聽的過程中可以追尋的線索:問題的答案正是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一般水平的學生如果做好了上述準備,在聽的過程中就能比較容易地找到前比較簡單的問題的答案。水平較高的學生也可能會將題稍難的一些問題一并做出。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領悟故事的幽默之處,通常情況下,還要針對問題進行有選擇地聽。
SelectiveListening
Selectivelistening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聽出一些具體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從語言程度略高于他們實際水平的材料中進行信息選擇的能力。這類練習題的設計原則如下:
1.引導學生不僅從內(nèi)容而且從結(jié)構(gòu)上對所聽材料進行預測;
2.明確規(guī)定學生聽的任務和目的,及在聽的活動中充當?shù)慕巧?/p>
3.為學生提供克服障礙和捕捉信息的線索。
要想成功地運用好這個策略,需要為學生設計有利于他們進行預測和有助于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關鍵詞上的問題,供他們聽前思考。
通過問題的提示,學生只需在聽的過程中驗證聽前所獲知的信息。這問題不僅從信息的密度方面降低了聽的難度,而且還使學生無意中熟悉了講話中關鍵的句子,從而降低了語言的難度。在這個基礎上去聽,學生就能夠較容易地得出其余問題的答案。運用Selectivelistening策略可以保證學生聽時不漏掉有用的信息。聽后,還要提醒學生注意語意信號。憑借這些捕捉到的具體信息,學生對有關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練習就能從容應付了。
IntensiveListening
聽力訓練的精聽一般是在進行了Globallistening或Selectivelistening之后,對所聽材料從語言、語法、詞匯以及語音方面做進一步學習的聽力活動。教師要根據(jù)材料的不同難度,對Globallistening和Selectivelistening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師還要根據(jù)精聽的不同任務,設計不同練習題。精聽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分析影響聽力活動效率的原因;二是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所聽材料進行語言、語音知識的學習與積累。這兩個方面正是保證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精聽練習題的設計原則如下:
1.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響聽力理解的語言點上;
2.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詞、詞組和句型等語言知識;
3.對詞匯在實際運用中的連續(xù)等語音變化進行學習。
材料的難度適合先采用Selectivelistening聽力策略。
聽前對學生提出以下要求:
1.閱讀練習中的句子;
2.如果有幅圖,要仔細觀察;
3.小組討論、預測所要聽的故事內(nèi)容和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及可能性;
4.小組對所聽內(nèi)容的重點進行分工,明確每個人聽的任務。
通過以上活動,既降低了聽力材料的難度,也使學生做了聽前的準備。一般情況下,即便有聽不懂的地方,他們也能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三種策略對聽力能力的訓練各有側(cè)重,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程度、教材的難度和教學的目標靈活選用。既可采用其中的一種,也可將三種結(jié)合起來使用。決定選用策略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聽。如果學生在每次聽力訓練中都能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感受,他們便會對聽產(chǎn)生興趣。只有在學生主動參與時,聽力訓練才可能產(chǎn)生最好的教學效果。